今天早上泡了杯咖啡坐电脑前,琢磨着要不要看看包钢股份这老伙计现在啥情况了。顺手就点开了股票软件,输入600010,那股价就在屏幕上跳出来了。
第一步:瞅瞅现在啥价
- 屏幕上弹出来个3块多一点的数,比昨天收盘跌了一点点。
- 我赶紧划拉着看它的走势图,好家伙,最近几个月那线就像坐滑梯,一波比一波低。点开年线一看更明显,从年头到绿油油的一大片,高点?低点?中间那点反弹就跟小浪花似的,很快就给拍下去了。
第二步:翻翻它“家底”
股价便宜不等于能买。我又打开浏览器,噼里啪找它的财报和新闻。
- 赚钱能力:最近的报告一打开,心里咯噔一下,净利润同比又掉了不少。钢铁这行当今年是真难,房子盖得少,机器卖不动,钢材也跟着遭殃。它虽然是老大哥,但这成本摆在那儿,市场不买账,它也没辙。
- 家当值不值钱:看到上面说的“每股净资产”数字挺大,好像比股价高不少?但转头我就想,钢厂那堆高炉、设备又不是随时能换成现金的玩意儿,“账面富贵”罢了。
第三步:打听打听“风声”
我就开始各种搜包钢的消息。
- 行业咋样了:满屏都写着“产能过剩”。前阵子还指望什么“环保限产”让市场紧张紧张,结果政策吹的风大,真正掉下来的雨点小。产量还是那么多,库存压得钢厂自己都愁。
- 有啥新盼头没:稀土概念?是,包钢是有稀土矿这点家当。可新闻里说产量也就那样,感觉更像是跟它主业(钢铁)绑在一起的添头,靠它一个人拉起整个公司?我挠挠头,有点难信。
- 钱都在往哪跑:盯着那主力资金进出好一会儿,心凉了半截,这几个月基本上是“卖出”的绿色比“买入”的红色多多了。连大户们都在跑路……
第四步:动手!
捋了一遍之后,我心里基本有谱了。
这股价,表面上看是便宜,像个“地板价”。但你得想想,要是行业寒冬还长着?或者它业绩再往下出溜?那现在这3块钱搞不好也只是“半山腰”。什么“价值投资”、“潜伏等反转”?听着好听,但眼前这块“钢铁”是真冷冰冰的。
我鼠标移到自选股列表里的“包钢股份”上,深呼吸一口,点下了右键,找到了“卖出”那个选项——手指悬在那儿停了几秒,还是点下去确认了。不跟它耗了,这寒冬太漫长,我怕扛不住。
后记
卖掉之后几天,我瞅着它还真小弹了一下。有那么一瞬间真有点后悔——是不是卖飞了?
但没几天,这点小浪花就又被打回原形,继续阴跌探底。这回我算是明白了,股价跌得快不能光看数字大小。行业风向不公司本身又没啥硬核转机支撑,“便宜”就是个陷阱。
现在回头看,那点卖出时的纠结真不算钱捏在自己手里,起码晚上能睡安稳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