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唠唠捷信这个事儿,纯属个人经历,你们当故事听听就行。这事儿得从我上个月手头紧说起,那会儿刷手机老看见捷信的广告,什么“极速放款”、“通过率高”,说的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我心一横,想着试试水呗,谁还没个着急用钱的时候。
一、手痒点申请,第一印象还行
直接下了它的APP,注册倒是不麻烦,手机号、身份证、刷个脸,咔咔一顿操作。界面看着挺正规,填完基本信息,系统立马给我弹了个“预估额度2万”!我那会儿心里还嘀咕:“哟呵,效率挺高?”没啥犹豫就点了“立即借款”。当时那个按键位置老显眼了,生怕你看不见。
点了之后,页面跳转显示“申请提交成功,请等待审核”。等了大概三四天,短信来了,说批了,但额度只有18000。我心说,行,18000也够救急了。这时候重点来了!点进去看电子合同,白纸黑字写着“贷款本金18000元,借款手续费2000元”。我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手续费直接在放款前就扣了?合着我实际拿到手就16000,但得按18000的本金还利息!这他妈不就是传说中的“砍头息”吗?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二、还款遇套路,越琢磨越不对
既然钱借了,那就老老实实还呗。我借的是12期,APP里每个月都会准时提醒还款。上个月手头松快点,想着提前还清省点利息。好家伙,点开“提前还款”选项,那个计算器一按,差点把我气笑了!它把我整个贷款周期的利息全算进去了! 根本不是我以为的“用了几个月就还几个月利息”。
- 利息:提前还并不省钱,跟老实分期一个样。
- 那2000块“手续费”:一分不退!打水漂了!
当时就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这不明摆着是坑么?借钱时左边一个大大的“0服务费”广告,右边合同里悄咪咪写个2000块手续费;提前还款按钮藏得贼深,规则更是放在最底下小字里,生怕你看明白。真是“左边画个龙,右边挖个坑”。
三、催收骚扰体验,直接拉黑永别
后来有个月工资晚发了一天,结果!大清早电话就狂轰滥炸,一个接一个,跟催命似的。机器人语音冷冰冰,人工客服态度贼强硬,开口就是“逾期影响征信”、“要走法律程序”,嗓门大的吓人。关键是我刚收到工资,正准备打开APP还,手机就被打爆了。 这种“欠款人是孙子”的嘴脸,实在让人火冒三丈。还完钱第一时间,把这破APP卸载了,催收电话全部拉黑,这辈子算是跟捷信永别了。
四、血泪我的避坑绝招
- 看清“到手钱”和“合同数”! 合同里写的本金跟你实际拿到手的钱是不是一回事?有提前收费(手续费、服务费、保险)的一律当“砍头息”处理,扭头就走别犹豫!
- 提前还款规则,挖地三尺也要找! 别信宣传语,直接翻合同细则或者打客服问死!提前还收不收违约金?利息怎么算?(基本都不让你占便宜)
- 利息费用自己算年化! 别只看日息、月息看着低,把手续费、利息、所有费用加一起,除以你实际到手的钱、再除以借款天数乘以365天,自己算算年化到底多高,绝对吓你一跳。
- 催收电话?不如用APP! 真不小心晚了,直接进APP还钱,别搭理催收电话,容易惹一肚子气。留好还款流水记录就行。
- 信正规渠道,别信弹窗广告! 真有需求,优先找银行,哪怕利息高点,起码坑少。这种弹窗满天飞的平台,十有八九羊毛出在羊身上,后面套路深着。
就捷信用这一次,总结起来就是:广告天花乱坠,合同暗藏玄机,利息滚雪球,催收像阎罗。你说可信吗?我的体验就一个字:坑! 反正这辈子不会再碰。对了,刚吐槽完,手机就收到条猎头短信,居然有家银行招人搞风控!你看,这经历是不是还有点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