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怎么提高中签率这事儿,真是折腾了我大半年。这事儿,就跟抽盲盒似的,开始啥都不懂,光跟着瞎报名,回回陪跑,后来才摸出点门道来。
刚开始那会儿,完全抓瞎
记得是去年冬天,群里都在发一个热门项目的报名链接,我想都没想就冲了。填完资料提交那一刻,觉得自己挺积极,结果第二天名单出来,没我名字。心里就两个字:懵逼。后来连续报了几个,全是“谢谢参与”,人都麻了。
我就不服气了,天天蹲电脑前刷人家发的“教程”,有人说要挑冷门时段报,有人讲要用特定浏览器,还有说提前几分钟刷新页面...试了一圈,屁用没有。最惨一次,刷了三小时,页面崩了,啥也没干成。感觉力气都使在棉花上。
逼急了,自己当“侦探”
后来实在受不了,我开始翻以前的项目公示名单,一个一个看。先拿个本子记下来,谁中了,报名时间是啥时候,用的是不是同一个号... 连着扒拉了几百条记录,扒拉到眼都花了。
看着看着还真看出点东西:那些老中的人,报名的项目压根不挤,基本都没听过的;而且好些人用的地址,都集中在那几个片区;最怪的是,同一个名字隔三差五就在不同的项目里冒出来。当时我就琢磨了,这绝对有鬼。
揪出这三个要命的点
琢磨透了,我明白了中签这事关键就三点:
- 项目本身“凉不凉”:跟吃饭一个道理,扎堆抢网红店肯定难排,找个冷门馆子容易多了。我开始专挑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项目报名,报十次能中三次。
- 地址“硬不硬”:仔细看规则,有些地方自带“加分项”。比如有些区名额多,或者人家照顾某个街道,地址落在那片天然占便宜。后来我直接借了朋友家那片的地址用,效果立竿见影。
- 账号“马甲够不够”:这点最损但也最实在。我发现有些老手,一个人绑了亲戚朋友十几个号一起报,流水线操作。我也学乖了,拿爸妈的手机号注册了俩小号,换着用,中签次数直接翻倍。
耍点“小聪明”,效果来了
搞明白这三点,我把报名策略全改了。再也不跟风抢热饽饽了,天天盯着官方发那些犄角旮旯的项目预告,一看那种名字特别官方、特不起眼的,赶紧冲。
地址嘛专门研究哪些片区是“香饽饽”,想办法把常用地址改成那片(用亲戚家的或者租个小地方)。
号这块,也不贪多,跟我弟合伙。他一个号,我手上两个号(自己一个,老妈手机一个),专门报那种冷门项目。结果上个月报了个超冷门的小项目,我俩三个号中了俩,看见结果时候手都在抖,总算不是陪跑专业户了。
兄弟们,想中签真不是拼运气或者拼手速。核心就是看你会不会“挑”、懂不懂“规则”、有没有点“巧劲儿”。把这些整明白了,下次名单上说不定就有你的名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