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唠唠我是咋研究中珠控股的。前阵子刷财经新闻老看见这名字,朋友也神秘兮兮说"可能有戏",我这手,痒得不行,干脆掏出小本本自己整明白。
一、被忽悠上车的黑历史
开头得揭自己老底。去年听说要搞啥"湾区概念",我脑子一热就跟风买了几手,结果?股价跟窜天猴似的——往上窜完立马往下栽。跌了15%才割肉,脸打得啪啪响。这回学乖了,钱放兜里捂得死死的,先翻它个底朝天!
二、笨人用笨办法
第一招:把"它是干啥的"盘清楚
我直接搜了官网扒拉业务说明。好家伙!医疗设备、房地产、金融投资全掺和,活脱脱个"八爪鱼"。重点看了它最近年报,发现个门道:医疗设备这块毛利率居然能到40%,比盖房子挣钱多了!赶紧用红笔在打印纸上画了个大圈。
第二招:翻老账本看家底
这步最头疼,满屏数字看得眼冒金星。我就认死理盯三个数:
- 先看欠债多不多——资产负债率62%,比同行低一截,还行;
 - 再看现金厚不厚——账上趴着二十多个亿,饿不死;
 - 查分红抠不抠——三年没分红了!气得我笔差点摔断。
 
第三招:去菜市场听八卦
特地跑了珠海两个楼盘。中介小哥叼着烟说:"他们家写字楼租得还行,但住宅..."摇着头把烟灰弹老远。又假装要买CT机,给经销商打电话套话,人家吐苦水:"返点压得太狠了,我们卖一台就赚包烟钱!"
第四招:蹲大树底下等风来
搜遍政策文件发现个苗头: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规划里提了三次"高端设备国产化"。翻出它家去年中标公告,还真在珠海人民医院拿了个两千多万的单子。立马拿黄荧光笔把这条标得闪瞎眼!
三、实战交学费
研究完心还是虚,就先拿两万块试水。买入那天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挂单价比现价低三毛,愣是蹲到收盘前一分钟才成交。之后每天早中晚各刷三次股价,老婆骂我"魔怔了"。熬到三个月后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当天涨了8%!赶紧卖一半锁定利润,剩下扔那儿当种子。
四、血泪换来的道理
回头看这波操作:
- 赚是赚了12%,但扣掉手续费也就赚台红米手机;
 - 没分红的企业就像铁公鸡,只能靠差价喝口汤;
 - 大湾区概念听着唬人,落地比老牛拉车还慢!
 
说句掏心窝的:别学我当初跟风!把公司报告直接怼人脸上了,还得自己拿鼻子闻闻味儿对不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