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展现出非凡的韧性和活力。近20天,无数金融人选择逆行而上,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金融行业的担当与责任。
一、逆行而上,坚守金融市场一线
疫情之下,上海的金融市场从未停摆。金融机构的员工们克服各种困难,在封闭的办公环境中,24小时不间断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为例,11位员工自封控开始便一直坚守在陆家嘴的工银大厦内。他们负责为客户提供汇率、利率、商品交易及融资、投资等服务,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商品交易员王逸凯,即使在夜间也时刻准备着接听工作来电,及时处理客户需求。
二、灵活应变,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和工作效率,许多金融机构采取了AB轮岗制,每周一换班,确保人员流动性。华鑫证券信息技术部张林方负责部门员工的留守安排,他介绍,由于小区封闭等原因,部分员工无法到岗,待换班的同事便继续顶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即使人员减少,但团队精神却更加凝聚,展现出金融人团结协作的强大力量。
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金融机构的员工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工作,还要兼顾社区志愿服务。他们化身“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搬运、老人配药信息统计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社区安全,展现出金融人“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
例如,建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邹文戈,一位90后的青年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他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既是核酸检测时的秩序维护员,又是服务居民“最后100米”的物资搬运工,还是为楼栋里老人统计配药信息的“贴心帮手”。
四、坚持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疫情之下,上海金融从业者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他们克服了焦虑和彷徨,坚守岗位,展现了金融行业的责任感和担当。
五、数据分析:上海金融人抗疫情况概览
数据指标 | 数据 |
---|---|
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规模 | 近50万人 |
金融机构封闭管理员工人数 | 约2万人 |
平均留守时间 | 超过15天 |
上海金融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金融行业并非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交易,更是一群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他们用坚守和奉献,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也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活力。
您认为金融行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您对上海金融人坚守岗位的故事有哪些感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