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中国重工这股票,我算是有点发言权,不是因为我研究多深,而是真金白银在里面摸爬滚打过。
我记得那还是好多年前的事,当时市场也挺热乎,到处都在说这家伙是“国之重器”,又是军工又是造船的,盘子大,背景硬,而且股价看着也不高,好多人都说这价格绝对是被低估,以后肯定得涨。
那时候我刚入市没太久,经验也不足,听着这些话心里就活泛。央企嘛感觉怎么着也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公司靠谱?加上“低估”这两个字特别诱人,脑子一热,就冲进去。
结果?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低估”的水还挺深。大盘涨的时候,它要么不跟,要么就意思意思涨一点点,跟蜗牛爬似的。可大盘一跌,它倒是反应挺快,一点不含糊。就这么不上不下地磨着,把人的耐心都快磨没。
有段时间,那股价真是惨不忍睹,我记得好像都跌到净资产附近,大概是三块多钱?当时心里那个悔,天天看着账户都糟心。身边一起买的朋友,要么早就割肉跑,要么就跟我一样装死,眼不见心不烦。
漫长的等待与观察
后来我就想通,反正割肉也亏不少,干脆就放着,当是存银行,虽然没利息还可能亏本。我就把这事儿放一边,不怎么去看,偶尔想起来才打开软件瞄一眼,基本上都是在某个区间里晃荡。
这几年里,我也陆续做过别的股票,有赚有赔,算是积累点经验。回头再看中国重工,心态就平和多。我知道这种大盘股,有它的特性,不是那种能天天抓涨停的料。
最近,风向好像又有点变。
- 市场又开始念叨“中特估”,说很多央企国企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
- 中国重工的名字又频繁出现在一些讨论里,还是那个熟悉的词:“低估”。
- 看到一些报道说,订单好像也还不错,行业景气度似乎也在回升。
我做什么?
我重新把它翻出来仔细看看。确实,股价是比最低迷的时候涨上来不少,但离我当年买入的价格,还差得远。这几年的时间成本算进去,还是亏的。
看着最近的走势,有时候放量涨一点,有时候又跌回去,成交额倒是不小。我就想,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变化要来?心里有点痒痒。
上周五,看它价格在某个支撑位附近晃悠,我就试探性地买一点点,真的就是一点点,比我当年买的零头还少。算是重新建立观察仓,毕竟被套牢那么多年的“实践经验”还在脑子里。
现在的想法
现在这部分仓位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实践记录”的延续。我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听风就是雨,满脑子都是“低估赶紧买”。
我就放在那里,每天花几分钟看看它的走势,看看相关的消息。它是不是真的被低估?这回的“中特估”和行业复苏能不能给它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反正,我的实践就是这样,从当初的热血冲动,到漫长的套牢等待,再到现在的谨慎观察和试探。这市场教给我的,就是不能只听别人说,最终还得自己去感受,用自己的账户去实践,哪怕这个过程有点难熬。
至于中国重工后面会怎么走,我也不知道,继续观察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