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这个“939”的事儿。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个小实践。
起因是啥?主要是前段时间感觉脑子有点乱,事情一多就抓不住重点,效率也低。想着得找个法子,让自己每天能稍微聚焦一点,别跟没头苍蝇似的。正好看到个地方提到了“939”这个数字组合,也没细究具体是啥意思,就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这几个数字给自己定个小规矩?
我的“939”是咋回事
我就琢磨着,这个“939”对我来说意味着想来想去,就把它拆开了:
- 第一个“9”:每天早上,强制自己花9分钟,啥也不干,就坐那儿,清空一下脑子,想想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能多,就9分钟,闹钟一响就停。
- 中间的“3”:从这9分钟里想到的事儿里头,挑出最重要的3件,必须是今天能干完或者至少能有明确进展的。就写在本子上,或者手机备忘录里。
- 的“9”:到了晚上睡觉前,再花9分钟,回顾一下这3件事干得怎么样了。干完了没?遇到啥问题没?简单复盘一下。
实践过程咋样
刚开始搞的时候,挺不习惯的。早上那9分钟,有时候脑子还是乱糟糟的,根本静不下来,或者压根想不出啥重要事,就觉得今天好像没啥事儿干。硬逼着自己坐够时间。
然后是挑3件事。有时候想挑的事儿多了,超过3件,就得忍痛割爱,逼自己聚焦。有时候又觉得,今天好像凑不够3件重要的事,就随便写点鸡毛蒜皮的凑数。反正就是强迫自己按这个模式来。
晚上的9分钟复盘,有时候也挺潦草的。累了一天了,就想赶紧躺下,随便看两眼就过去了。特别是如果白天那3件事没干复盘的时候就有点不想面对。
坚持了一段时间,大概有个把月?慢慢感觉好像有点意思了。
早上那9分钟,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想得多明白,但确实给了自己一个强制性的“暂停”,让脑子从睡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有个缓冲。慢慢地,也能更清晰地抓住一两件当天必须要做的事。
中间那个“3”,逼着自己做选择,确实减少了那种“啥都想干,结果啥都没干好”的情况。一天下来,看着本子上那3件事至少有进展或者打上勾了,心里踏实点。
晚上复盘,虽然有时敷衍,但偶尔认真回顾一下,也能发现自己时间管理或者做事方法上的一些小问题。比如,为啥这件事没做完?是不是一开始就没计划
感觉咋样
这个我自己瞎定义的“939”小实践,谈不上有多么神奇的效果,也没啥科学依据。但对我个人来说,算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帮我在一段时间内稍微找回了一点点掌控感和专注度。
它就是个形式,重要的还是通过这个形式,让自己养成了每天规划、聚焦、复盘的习惯。虽然现在有时候也会偷懒,但这个框架还在脑子里。
反正就是这么个过程,不复杂,甚至有点土。就是记录一下自己的折腾经历,分享给大伙儿看看,图一乐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