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稍微松快点,就想着瞅瞅股票。也不是说要立刻买,就是习惯性地翻翻看看,找找感觉。刚好那几天老看到有人提“核电”怎么怎么的,顺藤摸瓜就注意到江苏神通(就是那个代码002438的)。以前好像也瞄到过,但没仔细琢磨。
第一步:先摸摸底
打开行情软件,先看看它最近的走势,K线图拉拉,成交量瞅瞅。感觉不算特别猛,但也挺稳当的样子。心里就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值多少钱?光看K线心里没谱,得找个参考。
第二步:找“专家”怎么说
我就开始在网上搜,关键词就是“江苏神通 目标价”、“002438 研究报告”之类的。哗一下出来不少东西,都是些券商写的报告。这下可点开几个一看,头有点晕。
- 这个说目标价15块2;
- 那个说目标价13块4;
- 还有个报告说看到15块;
- 甚至还有看到说17块多的;
- 翻着翻着,又看到一个说目标价11块7毛多点的。
你看,这差距也忒大点?从11块多到17块多,这区间拉得可够宽的。当时我就想,这帮写报告的,到底靠不靠谱。
第三步:扒拉报告里的“理由”
光看个数字肯定不行,我这人就喜欢刨根问底。我就耐着性子,把找到的几份报告摘要大致看看。他们给出的理由,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条:
- 核电业务:都说核电审批加快,未来前景它是做核电阀门的,肯定受益。
- 多元发展:不光核电,还在搞什么冶金、能源装备之类的,说这样能降低风险,增加增长点。
- 业绩:有的报告提到三季报,说业绩还行,稳中有进。
理由看着都挺像那么回事,逻辑上好像也说得通。问题是,同样的理由,怎么就能算出差别那么大的目标价?
第四步:自己琢磨琢磨
看这么多,我心里也大概有点数。这些报告给的目标价,说白就是一种预期,一种基于当前信息和对未来假设的推算。高有高的道理,低有低的考虑。
我就把这些目标价跟我看到时候的股价(好像是12块多、13块左右晃荡)对比一下。算算他们说的那个“预期上涨幅度”,有的说能涨个百分之二十几,有的说百分之十几,还有的说就涨个百分之几。那个给17块多的,算下来空间倒是大,但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点?那个给11块多的,又显得有点太保守。
实践结果与体会
我没给自己一个特精确的目标价。这玩意儿变数太多。我的实践过程就是这样:收集信息 -> 对比分析 -> 结合现状 -> 形成大概范围。我心里大概有个谱,觉得这票子短期内可能就在12到15块这个区间里晃荡的可能性比较大。超过15块,可能就需要更强的利好刺激;跌破12块,或许可以再看看有没有捡便宜的机会。
这整个过程,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搞明白市场对它的主流看法是分歧点在哪儿。至于最终值多少钱,还得看公司自己争不争气,看整个行业给不给力。反正我是觉得,光听报告喊目标价就冲进去,那跟蒙眼跑没啥区别。自己动手查一查,想一想,心里踏实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