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申购新股这事儿,不少人都觉得跟白捡钱似的,好像只要点点鼠标,就能等着收钱。我刚开始也这么迷迷糊糊地想过,看着别人中签赚个几千几万的,心里也痒痒。我就自己下场去试试,想看看这“免费的午餐”到底香不香,有没有坑。
我的申购实践过程
第一步,我得先搞明白怎么参与。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的。我打开我的股票账户瞅瞅,发现要申购新股,你得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还得是规定时间之前的,这就叫“市值配售”。意思就是,你得先是个股民,手里有点儿“底仓”,才有资格去摸奖。
我看下自己的账户,还平时零零散散买的那些股票市值够。就是等。每天开盘前,我都会习惯性地刷一下交易软件,看看今天有没有新的股票可以申购。软件通常会很明显地提示出来。
看到有新股可以申购,我就点进去。操作挺简单的,跟买股票差不多,输入或者系统自动填好申购代码,然后选择“最大可申购数量”,确认,提交。搞定。钱并不会马上扣掉,但是这部分用来申购的额度对应的资金,会被暂时冻结起来,就是你这几天不能动用这笔钱。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通常要等个两三天,账户里会通知你中没中签。这过程,跟等开奖差不多。我记得我第一次申购的时候,还挺紧张,时不时就想打开账户看看有没有消息。
- 打开交易软件。
- 检查持仓市值是否满足要求。
- 留意新股申购信息。
- 点击申购,确认数量。
- 等待抽签结果。
结果?十次里面有九次半都是“未中签”。那中签率,低得可怜。这大概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风险”,或者说,是最大的现实——你很可能白忙活一场。时间花,心思动,钱冻结几天,啥也没有。次数多,也就佛系,申购变成日常操作,点一下完事,中不中随缘。
那么,风险到底在哪?
除中签率低这个让人有点沮丧的事实外,真正的风险,我后来琢磨一下,主要是这几个:
第一个,就是“破发”风险。 这是大家最常提的。啥叫破发?就是股票上市第一天,价格就跌破你申购时的发行价。你辛辛苦苦中签,本来以为能赚一笔,结果一上市就亏钱。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确实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或者某些新股定价过高的时候。我就见过几次新闻报道,说某某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中签的股民傻眼。我自己虽然没中过破发的签(也可能是我中签次数太少),但看到这些消息,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绝对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第二个,是资金冻结的“机会成本”。 你申购新股,钱会被冻结几天。这几天里,这笔钱你干不别的。如果正好市场出现其他好的投资机会,你就可能因为资金被冻结而错过。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冻结的资金量和时间可能影响不大,但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成本,算不算风险,看个人怎么衡量。
第三个,我觉得是心态上的风险。 如果你把申购新股当成发家致富的捷径,期望值太高,那中签率低、偶尔破发都可能让你心态失衡。投资这事儿,心态很重要。把它看成一个概率游戏,或者说是一种低风险(但不是零风险)的尝试,可能心态会好很多。
我自己的实践感受是,申购新股这事儿,风险确实相对较低,尤其是跟直接买卖股票比。大部分时候,你要么中不签,资金原路返回;要么中签,在比较好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当天大概率是上涨的。但是,“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那个破发的可能性就像悬在头上的小石子,虽然砸下来的概率不大,但万一砸中,也是会疼的。参与可以,但别把它想得太完美,也别押上全部身家,就当是偶尔买张彩票,图个乐呵,中开心,不中也无所谓,这样比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