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有人叨叨那个“包钢股份稀土万亿”的事儿,说得跟捡钱似的。就好琢磨个究竟,看到这种大话,总忍不住手痒去扒拉扒拉。
开头嘛我也就是顺手搜了下这个包钢股份,股票代码600010,瞅瞅K线图,价格确实不算高,有时候还真就在那几块钱晃悠。这心里就嘀咕了,这么个“万亿”的大宝贝,咋股价跟地摊货似的?这里面肯定有啥道道。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了,这事儿得自己看才踏实。
我先是去翻他们公司的介绍,知道它是包钢集团下面的,主业是钢铁,但它最值钱的,或者说大家最爱聊的,是那个白云鄂博矿。都说这矿是世界级的,稀土储量大得吓人,占了全国甚至全球很大一部分。网上那些文章,动不动就算账,说按现在的稀土价格,这矿值多少多少万亿。我看到有报道提过,什么“乌鸡变凤凰”,还有什么“全球最大稀土资源”,听着确实挺唬人。
我这人有个毛病,光看好听的不行,还得看风险。钢铁这行当,周期性强,效益不好的时候那是真难受。我就想,这稀土再值钱,它现在主要还是钢铁公司,利润大头还得看钢材卖得咋样。这稀土业务到底给上市公司贡献多少?这得掰扯清楚。
我就去查它的财报,看得我头大。数字太多,条条框框的。大概意思捋了捋,稀土这块确实是越来越重要,公司也一直在强调这个“稀土牌”。但财报里具体怎么体现这个“万亿价值”,我没直接看出来。它更多的是个潜在价值,或者说,是未来的一个预期。
这期间,我还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我想起我一哥们儿,以前在矿山干过技术。我就打电话问他,我说这矿里的东西,是不是挖出来就能卖钱?他给我一顿科普,说哪有那么简单。原矿挖出来得选矿,得分离,得提纯,这中间技术、环保、成本都是大头。他说包钢那个矿,成分还特别复杂,铁、稀土、铌什么的混在一块儿,冶炼难度大。这一下给我泼了盆冷水,原来“万亿”是资源量,不是立马能变现的钱。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我瞎折腾别的投资,也是听消息,看概念,觉得前景无限结果一进去就被套牢。那时候也是没自己下功夫去搞明白,光听别人吹。这回琢磨包钢这事儿,我就特别小心,一步步来,多问多看,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琢磨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 资源是真牛: 白云鄂博的稀土、铌资源,这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家底厚实,这是最大的底气。
- 变现是关键: 资源再多,怎么低成本、高效率、环保地变成钱,这才是真本事。这里面涉及到技术、管理、市场、政策,好多环节。
- 钢铁主业影响: 不能光盯着稀土,钢铁主业的经营状况对公司整体影响还是很大。
- 市场情绪: 很多人炒作这个“万亿”概念,股价有时候跟着消息上蹿下跳,这里面水分也不少。
我这实践记录下来,就是这么个过程。从一开始被“万亿”俩字吸引,到自己动手去查去看,去问懂行的人,慢慢把这个事情的轮廓给摸清楚了。现在问我包钢股份到底值不值万亿?我只能说,资源潜力确实巨大,但路还长着。我现在就是继续关注着,看看它的稀土业务怎么发展,技术怎么突破,效益怎么提升。反正这事儿,急不来,得慢慢看,慢慢琢磨。
这就算是我的一个实践记录,没啥高深的理论,就是自己一步步摸索的过程,分享给大家,也算给自己做个备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