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就跟大家嘮嘮我自個儿当初是咋一头扎进股市,又是咋一步步摸索过来的。纯粹是个人经历,不一定对,大家随便听听。
一、脑子一热,决定试试水
就是听身边人老说谁谁谁炒股赚了钱,心里就痒痒。那时候我对股票屁都不懂,就是觉得好像是个来钱的路子。现在想想,胆子是真大,啥也不知道就想往里冲。也没想太多,就觉得,得搞点“投资理财”了,不能光把钱放银行。
二、两眼一抹黑,开始找北
决定要搞了,问题来了,咋搞?完全没头绪。我就开始瞎琢磨,上网到处看。那时候信息也杂,看啥的都有。
- 先搞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 我就死磕最基本的,股票到底是为啥会涨会跌?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小份?大概是这个意思。反正就囫囵吞枣地看,大概知道有个买卖的地方叫证券交易所,我们得通过一个叫券商的中间人才能买卖。
- 看别人咋说: 看了不少文章、帖子,有说技术分析的,看 K 线图啥的;有说基本面分析的,研究公司怎么怎么样的。看得我云里雾里,感觉都好高深。
关键是,看归看,心里还是没底。光看是学不会游泳的,对?
三、准备“家伙事儿”
看了几天,觉得理论太空了,得实践。就开始准备实际操作的东西。
第一步是钱。 这是重点。我当时就想好了,这钱,得是闲钱,就是那种,就算亏光了,我日子也还能照常过,不至于吃不上饭那种。我自个儿掂量了一下,凑了点小钱,不多,就是抱着“交学費”的心态来的。千万别借钱或者用生活费去搞这个,我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这个死规矩。
第二步是找个“中介”,开户。 就是找个证券公司开个股票账户。这玩意儿现在手机上就能弄,挺方便。我当时也没啥特别要求,就找了个听着名字熟、APP 看着还算顺眼、手续费好像不太高的。按着人家 APP 的提示一步步操作,上传身份证、绑银行卡啥的,捣鼓了一阵子,总算是开好了户。
四、下水扑腾,开始瞎买
户开好了,钱也转进去了,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心里有点小激动。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买哪个?
我第一笔交易,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没啥逻辑,可能就是看哪个股票名字顺眼,或者看哪个股票价格便宜,感觉能买得多一点?或者是听别人随口提了一嘴哪个股票?反正就那么稀里糊涂地买了。第一次下单的时候,手还有点抖。
买了之后?那就更刺激了。隔几分钟就想打开 APP 瞅一眼,红了(涨了)就开心,绿了(跌了)就心慌。完全被那个数字牵着鼻子走,干啥都没心思了。
五、交学费,痛定思痛
毫无意外,像我这么瞎搞,肯定是要亏钱的。追涨杀跌,听风就是雨,犯了所有新手该犯的错。
- 追涨: 看见哪个股票蹭蹭往上涨,就赶紧冲进去,结果往往买在山顶上。
- 杀跌: 刚买的股票一跌,心里害怕,赶紧卖掉,结果刚卖它又涨回去了。
- 没耐心: 买了个股票,几天不涨就觉得不行,赶紧换一个,结果原来的那个后来涨了。
- 瞎听消息: 听朋友说、看网上说哪个就无脑买,根本不去想为啥
亏了几次之后,肉疼。账户里的钱少了,心也凉了半截。这时候才开始真正反思,这样搞下去不行,纯粹是送钱。
我开始意识到:
第一,心态太重要了。 不能想着一夜暴富,也不能亏点钱就慌得不行。得稳住。
第二,得有自己的想法。 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哪怕是错的,也得是自己分析判断后错的,这样才能吸取教训。
第三,得有纪律。 比如,买之前想最多亏多少我就跑(止损),赚多少我就收手一部分(止盈)。虽然刚开始执行起来很难,但必须得有这个意识。
六、慢慢摸索,形成自己的套路(虽然还是很菜)
从那以后,我就不那么瞎买了。开始学着做点简单的“功课”。
- 学着看懂基础信息: 比如看看这个公司大概是干嘛的,最近有没有啥大新闻,盈利怎么样(虽然也看不太懂财报,但至少看看是赚是亏)。
- 尝试做记录: 买卖了为啥买,为啥卖,简单记一下。回头看看,哪些操作是瞎搞,哪些有点道理。
- 控制仓位: 不再一把梭哈了,学着分批买,或者控制一下总投入,不让单个股票占太大比例。
- 保持学习: 没事还是会看看财经新闻,看看别人写的分析,但不再是盲目跟从,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
最重要的是,我接受了自己就是个新手,不可能马上就赚大钱这个现实。 把预期放低,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我这入门过程就是:冲动入场 -> 懵懂学习 -> 开户实操 -> 瞎买亏钱 -> 反思总结 -> 谨慎摸索。一路磕磕绊绊,交了不少学费,现在也还在学习的路上。股市这东西,水深得很,进来容易,想在里面长期活下来并且赚点钱,真的不容易。给新手的建议就是:慢一点,稳一点,用闲钱,多学习,少幻想。
这就是我当初入门的大概过程,希望能给同样是新手的朋友一点点参考。记住,我的经历不一定适合你,关键还是得自己去实践、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