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又是我来唠嗑了。最近琢磨了一下地产股票这摊子事儿,也自己上手小小实践了一把,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这过程和一些想法,纯属个人记录,不构成啥投资建议哈。
一、为啥会关注地产股
一开始我对地产股是有点“敬而远之”的。那会儿天天看新闻,刷各种消息,就看到说这个行业怎么怎么低迷,那个数据又不行了,股价跌得稀里哗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玩意儿水太深,风险不小。
但是,我又是个爱瞎琢磨的人。我就想,都说“危机并存”,是不是跌到一定份上,有些机会就出来了?尤其是看到一些政策面上的消息,什么“降首付”、“降利率”,还有一些城市“松绑限购”之类的,感觉国家队好像要出手托底了。我这心里就开始有点活络了。
二、我的小小试水过程
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也不是说一下子就猛扎进去,我这人胆子小,就想着先拿点小钱试试水,亏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第一步,筛选目标。我没去碰那些问题比较多,或者已经ST的票。我寻思着,还是得找那些底子相对厚实点,至少看着没那么容易“暴雷”的。主要看了一些规模还行,以前名声也还过得去的公司。也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凭感觉,加上看看一些公开的财报数据,虽然也看不太懂,哈哈。
第二步,观察时机。我发现这地产股,特别容易受消息面影响。一有利好政策出来,它就“噌”地往上涨一点;过两天没啥动静,或者来个啥负面消息,它又“哧溜”掉下去了。我就盯着看了好一阵子,感觉市场情绪稍微有点回暖,有些票好像跌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动手了。
第三步,小额买入。我记得当时是选了两三只,每只就买了那么一点点。买完之后,心里那个忐忑,跟当初刚学开车上路似的。那几天,我几乎是开盘就盯着,收盘前也得瞅两眼。
第四步,持股与波动。买入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那股价,真是上蹿下跳,跟坐过山车似的,搞得我小心脏扑通扑通的。有时候涨一点,我就美滋滋;有时候跌一点,我就唉声叹气,寻思着是不是又买错了。这个过程,真是挺磨练心态的。
- 遇到上涨: 那会儿记得有一次,连着涨了两三天,账面上看着有点盈利了,心里那个激动。当时就在想,是不是该卖了?落袋为安?还是再等等?
- 遇到下跌: 也遇到过买进去没两天就开始跌,连续跌,心里那个慌。就在想,是不是要割肉了?会不会越亏越多?
我基本上就是小打小闹,涨多了就卖一点,跌深了如果感觉这公司基本面还行,就敢补一点点仓,摊薄一下成本。但投入的钱不多,所以心态上还算能稳住。
三、目前的一些感受和记录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折腾,我对地产股也有了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政策影响太大了。 这玩意儿真是“政策市”,一个消息就能让它抖三抖。关注地产股,不光要看公司基本面,还得时刻关注宏观政策的走向。我这几个月算是体会深刻了,每次有利好出来,板块就活跃一阵子。
市场情绪很重要。 大家都没信心的时候,再好的政策,股价也可能趴着不动,甚至还跌。当市场情绪被点燃,一点火星子就能燎原。我观察到,有时候明明基本面没啥大变化,就是因为某个消息刺激,或者某个大佬喊了一嗓子,股价就能呼涨起来。
再者,风险确实不低。 虽然说可能有机会,但是这行业的风险也是实打实的。有些公司看着大,说不行就不行了。所以我现在还是坚持小额参与,就当是体验生活,顺便学习学习。
长期来看或许有空间,但短期波动难免。 我看有些分析说,地产行业出清之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起大落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于一些优质的公司来说,现在的低估值可能确实是个机会。但短期内,股价肯定还是会跟着各种消息、情绪来回折腾。
我现在的操作就是,保持关注,谨慎参与。不会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更不会把地产股当成能让我“一夜暴富”的工具。就是拿一小部分资金,感受一下市场脉搏,涨了开心,跌了也能承受。目前账户上稍微有点浮盈,但也不多,主要还是体验这个过程,积累点经验。
行了,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我的实践记录。都是些大白话,希望能给大家看个乐呵,或者有点小启发就行。下次有啥新想法再来叨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