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东西——st雅博。
起初,我对这玩意儿也没太上心。你知道,股票名字前头一旦戴上“ST”的帽子,那就说明公司经营上可能出了点岔子,风险等级一下子就上去了。一般来说,我这种小散户,对这种类型的股票都是敬而远之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踩雷,那可真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前段时间总在一些财经小圈子里看到有人提它,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一会儿说它那个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是行业老大,一会儿又说它在光伏这块儿要发力,好像前景一片大好的样子。我就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咋回事?真的要“乌鸡变凤凰”?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我没急着动手,而是先去搜集信息。我这人就这样,不搞明白点情况,心里不踏实。我打开行情软件,把st雅博的基本资料、公司公告、还有近期的研报(虽然ST股的研报不多)都大致看了一遍。重点看了它为啥被ST,是业绩连续亏损,还是有其他重大问题。
然后,我就开始观察盘面。我把st雅博加到我的自选股里头,每天开盘、盘中、收盘都瞅几眼。看看它的股价波动大不大,成交量怎么样,有没有明显的资金进出迹象。我还特意留意了那些所谓的“主力资金流向”,虽然我知道这玩意儿参考价值有限,但多一个维度观察总没坏处嘛
我还喜欢逛逛股和一些投资社区。里面的信息鱼龙混杂,吹牛的、唱衰的、真情实感分享的、别有用心带节奏的,啥人都有。我的做法是,不轻信任何一方的言论,而是把这些看作是市场情绪的一种反映。比如,如果看多的人突然多了,而且理由都集中在某个“利好”上,我就会特别警惕,这会不会是有人在刻意引导?
具体的实践记录:
- 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初步判断
我发现st雅博被ST,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的业绩不太行,有些财务指标不达标。但是,公司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剥离一些不良资产,然后往光伏新能源这些热门方向靠拢。这算是个潜在的看点,毕竟现在新能源是大趋势嘛
- 第二阶段:盘面观察与情绪分析
我注意到,有段时间它的股价确实有过一波小幅的拉升,成交量也配合着放大了点。那时候社区里讨论的热度也上来了,很多人都说“要摘帽了”、“重组有希望了”。但很快,股价又开始回调,那些声音也小下去了。这就让我觉得,这种ST股的炒作,消息面影响太大了,而且真假难辨,持续性也差。
- 第三阶段:小仓位试水与风险控制(如果是我真的操作的话)
对于st雅博,我主要是观察和学习,没敢真刀真枪地大规模干。如果非要说实践,我可能会用那种“丢了也不心疼”的极小部分资金,在它回调到某个我觉得相对安全的心理价位时,象征性地买入一点点。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更真实地体验那种持仓心态,感受股价波动带来的心理冲击。并且,我会给自己设一个非常严格的止损线,一旦破了,立马就走,绝不恋战。因为我知道,玩ST股,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
最终的体会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和观察,我对st雅博这只股票算是有了个比较立体的认识。我发现,对于这类ST股,有几点特别重要:
- 公司基本面改善的真实性是核心。 是不是真的在变而不是讲故事、画大饼。这需要持续跟踪公司的公告和实际业务进展。
- 市场情绪的裹挟作用很强。 很多人买ST股,是在赌它重组或者摘帽的预期。这种预期很容易被放大,也容易破灭,导致股价大起大落。
- 风险意识必须时刻紧绷。 不要被短期的涨幅冲昏头脑,忘了它“ST”的身份。投入的资金,一定得是自己能够承受损失的范围。
这回对st雅博的“实践”,更多的是一种观察、分析和学习的过程。我把每天的股价变动、相关的消息、社区里的讨论氛围都简单记录下来,就像写日记一样。虽然没有在它身上赚到什么大钱(因为我压根就没怎么大仓位参与),但我觉得这种积累经验的过程,对我理解市场、敬畏市场,还是挺有帮助的。股市这东西,诱惑多,陷阱也多,保持清醒,不断学习,比啥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