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朋友问我,东方钽业这家公司,到底手里有矿没矿?就爱瞎琢磨,加上自己也捣鼓点股票,就想着好好扒拉扒拉这事儿。
我的实践探索过程
一开始我也犯嘀咕。你想,叫“东方钽业”,搞钽搞铌的,这不就是资源型企业吗?按理说,手里有矿才是王道,不然不就被人卡脖子了?心里揣着这个疑问,我就开始了我的“调研”之旅。
第一步,我先是习惯性地去翻了翻他们公司的公告,还有那些投资者互动平台的问答记录。 你别说,这官方渠道的信息还是挺直接的。我来回看了好几遍,发现公司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公司没有矿山。” 还提到“公司原材料都是外购。” 看到这,我心里“咯噔”一下,跟我想的不一样。
第二步,我就琢磨,没矿那咋办? 我继续看他们的回复,发现公司也挺着急这事儿的。他们说,“公司对钽铌矿的自给问题非常重视,一直在寻求与国内外矿山的合作机会,以达到控制钽铌资源,提高钽铌矿自给率、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 这话就说得很明白了,他们是想有矿,但目前确实没有,所以才要寻求合作,想办法控制资源。
第三步,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咱们国家钽铌矿的整体情况。 有投资者就问过,说新疆哈密那边不是发现了新的钽铌矿吗?公司咋看?这个问题挺尖锐的。我也查了些资料,了解到咱们国家的钽铌矿,整体上“储量少、品位低,多金属伴生”,开采和选冶难度都不小,回收率也不高,很多时候开采起来不划算。东方钽业也提到,“公司矿石原料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 这就解释了为啥他们急着想提高自给率,毕竟老从国外买,价格波动风险太大了。
第四步,我还关注到他们最近的一些动作。 比如之前有公告说要搞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我特地去看了看这些钱要花在哪。公告里写得清楚,主要是用于“火法冶金项目、制品项目及铌超导腔项目”。这里面,那个“火法冶金项目”算是制品项目的上游。我理解了一下,这还是属于冶炼加工环节,目的是提升技术,把买来的矿石更好地加工成产品,而不是直接去挖矿。
第五步,我又看了看最近(比如今年6月份)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再次确认。 公司还是那个说法:“目前公司及控股股东均没有钽铌矿山”。这基本上就把这事儿给钉死了。
我的结论和思考
绕了一大圈,我自己实践下来得出的结论就是:东方钽业,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自己是没有直接控股的、能开采的钽铌矿山的。 他们的原材料主要靠外部采购,尤其是从国外进口。虽然他们非常想解决原料自给的问题,也在积极寻找合作和控制资源的机会,但“有矿”这个事儿,对他们来说还是“在路上”。
这事儿也让我明白,不能光看公司名字里带个“矿”字或者从事相关行业,就想当然地以为它一定有矿。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得自己动手去查证,去看公司的真实披露。股市里,还是得自己多做功课,不能道听途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