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申购新股,我可是实打实地自己摸索过来的。最早那会儿,大概是几年前,听周围朋友同事说打新股怎么怎么赚钱,跟捡钱似的,我这心里就痒痒了。
我的第一步:开户风云
我寻思着,这好事儿咱也不能落下。于是第一件事,我先去办了个股票账户。那时候我对这些还是一知半解,就找了家离家近的证券公司,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屁颠屁颠就去了。填了一堆表,签了一堆字,对着摄像头拍了个照,折腾了小半天,总算是把户头开下来了。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这下就能参与“捡钱”游戏了。
初尝打新:两眼一抹黑
户开好了,交易软件也装上了。我每天都瞅着,看看有没有新股可以申购。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我兴冲冲地在软件里找到申购的按钮,一点,系统提示我不符合条件!当时我就懵了,咋回事?不是有户头就能买吗?
刨根问底:原来道道这么多
没办法,只能自己研究。我先是问了问那位“赚大钱”的朋友,他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太清,就说他一直有买股票。我心想这肯定有门道。
于是我就上网查,又在交易软件里翻帮助文档。这一查,好家伙,原来申购新股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关键在于你得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而且还不是当天买当天就能算数的。
我记得当时是这么个规矩,大致是:
- 你得先买点别的股票放着:比如你想申购上海交易所的新股,那你申购日(T日)的前20个交易日,你账户里平均每天得有至少1万块钱的上海市场的股票市值。深圳市场也差不多,也是看你前20个交易日平均的深圳市场股票市值。
- 市值决定额度:你有1万块的沪市市值,就能拿到1个申购单位,也就是1000股的额度。你有2万,就能拿2个单位,以此类推。深市好像是5000块市值对应500股的额度。反正就是,你平时持有的股票越多、越久,能申购的新股份额就越多。
- 账户里得有钱:这也好理解,万一你运气中签了,那你得有足够的钱在账户里等着扣款。要是中签了没钱交,那可就白高兴一场,而且听说还会影响你以后打新。
我的实践:从无到有
搞明白了这些,我就开始行动了。我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先是买入了一些相对稳健的蓝筹股,主要是为了凑够那个打新需要的“门票”——也就是持仓市值。我就那么放着,也不怎么管它短期的涨跌,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获取打新的资格。
然后,我就开始留意新股发行的信息。交易软件里一般都会有提示。看到有新股可以申购了,我就在规定的申购日,根据我获得的额度,进行申购操作。操作很简单,在软件里点几下就行了,关键是得有那个额度。
之后就是等结果了。一般申购日后两天(T+2日)就能知道自己中没中签。中了签,就确保账户里有足够的钱,系统会自动扣款。没中签,那也没啥损失,下次继续努力就是了。
我为啥知道这些细节?那会儿我刚换了份工作,手头稍微松快点,时间也相对自由一些,就想着捣鼓捣鼓理财。我记得第一次因为没市值申购失败后,还特地找了个周末,把那些规则仔仔细细研究了一遍,还拿小本本记下来,生怕忘了哪个环节。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看财经新闻,关注新股动态,慢慢地,这些条件和流程就都刻在脑子里了。
想申购新股,就得先满足这些个前置条件。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的,还是得按规矩来。一步步把准备工作做足了,才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去。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从一个啥也不懂的小白,到现在也能头头是道地跟人讲讲这里面的门道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