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大盘震荡得厉害,搞得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手里头有点闲钱,寻思着找个稳当点的东西瞅瞅。眼睛一扫,就落在了“京沪高铁”这几个字上。毕竟是铁打的营生,每天那么多人坐,感觉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寻摸股探究竟
光看K线图,有时候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我就想着,去股里头潜潜水,看看大伙儿都在聊些感受感受气氛。这年头,消息灵通点总没坏处。
于是乎,我打开常用的炒股软件,搜了“京沪高铁”,点进了它的股。这一进去,好家伙,那叫一个热闹!各种帖子,红的绿的,发言那叫一个踊跃。
股百态观察记
我这人也没啥大本事,就是喜欢默默观察。在京沪高铁的股里泡了两三天,我发现这么几类发言挺有意思的:
- 坚定持有派: 这部分人,那是相当有“信仰”。张口闭口就是“国家基石”、“现金奶牛”、“长期持有,当养老钱”。他们觉得京沪高铁分红稳定,业绩增长可期,拿着就图个安心。看到有人说股票跌了,他们还会出来安慰,说“不要慌,价值投资”、“风雨过后是彩虹”。
- 技术分析派: 这帮兄弟,天天盯着分时图、K线图研究。什么“金针探底”、“双龙出海”,各种指标分析得头头是道。今天说“主力吸筹完毕,即将拉升”,明天可能就说“跌破关键支撑位,注意风险”。他们的发言,数字和图表唱主角。
- 焦虑迷茫派: 这部分朋友,估计是刚进场不久,或者被套得有点深。股价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心急火燎。“今天怎么又跌了?”、“到底能不能涨回去?”、“高手给指点迷津!”这类帖子特别多,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不确定。
- 日常吐槽派: 还有些人,把股当成了生活论坛。有讨论今天大盘走势的,有分析宏观经济的,甚至还有聊孩子上学的。时不时能看到有人抱怨,“今天又T飞了”,“主力太坏了,就知道割韭菜”。
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人说“高手们都不吭声了,是不是都累了”,感觉像是到了一个瓶颈期。但转头又看到有人说“政策信心足,赶紧上车”。还有人挂单买入,信心满满地说“你做空我做多”。挺有意思的,一个股,简直就是个小型的社会缩影。
我的实践感悟
我没在股里发言,就是个纯粹的看客。 我就这么翻着帖子,看着大家的喜怒哀乐,思考着这背后的逻辑。我发现,这京沪高铁的股权结构也挺有意思,国家队和社保基金拿了不少,这部分估计都是长线资金,轻易不会动。
看了几天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股票投资,真不是光看几条消息、听几句“内幕”就能赚钱的。每个人的出发点、风险承受能力、信息来源都不一样,所以观点自然也就五花八门。
对我自己来说,这回“潜水”实践,也算是个小小的学习过程。它让我明白,在做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太重要了。 股里的信息可以参考,但不能全信。毕竟真金白银是自己的,最终负责的也只能是自己。
至于京沪高铁这只股票嘛我还在观察,没急着下手。感觉还是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多看看,多想想。投资这事儿,急不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