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大伙儿聊聊我之前琢磨深大通那档子重组的事儿。这事儿,当年也算是闹得沸沸扬扬,我,也算是从头到尾跟着瞅了半天,有点自己的小体会。
最初的关注点
那会儿,我记得是哪一年来着,,大概是2015年前后,市场上就开始传深大通要搞大动作,说是要重大资产重组。就喜欢瞎琢磨,一听重组,耳朵就竖起来了。寻思着这里面是不是有啥机会,或者至少能看个热闹,学点东西。
很快,消息就具体了,说是要跟一家叫“视科传媒”的公司搞到一块儿去。具体咋搞?就是深大通掏钱,一部分给股票,一部分给现金,把人家视科传媒百分百的股份都买过来。听着挺厉害的,感觉是要下一盘大棋。
跟着消息跑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心深大通的各种公告和新闻。重组这事儿,不是说搞就马上能搞成的,中间得停牌,得披露进展,得等监管批复,一套流程下来,时间可不短。
我记得那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们的公告出来:
- 停牌公告:说要搞重组,股票先不交易了,等消息。
- 进展公告:说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跟对方谈得怎么样,中介机构在干活,巴拉巴拉一堆。
- 继续停牌的申请:有时候事情复杂,一次停牌时间不够,还得申请延期。
我就跟着这些消息,一点点看。有时候看着挺顺利,有时候又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特别是那些进展公告,有时候写得那叫一个“官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实际有啥实质性突破,咱小老百姓也看不大明白。
重组落地与后续
大概是2015年底,这事儿总算是有了个准信,证监会核准了!深大通也定了日子,好像是2016年初的某一天,作为购买日,正式把视科传媒给“娶”进了门,开始合并报表了。
当时我还想,这下总算尘埃落定了?公司业务多了个新板块,股价是不是也得意思意思?可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
重组完了之后,紧接着就是业绩承诺期。一般这种收购,被收购方都会给个业绩承诺,说我未来几年能赚多少多少钱。如果赚不到,可能就得补偿。这也是个看点,看视科传媒到底能不能给深大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我瞅着瞅着,就发现这深大通,好像不止重组这点事儿。后来陆陆续续又爆出来一些别的新闻,什么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了,甚至还有更早之前的一些不太光彩的记录,比如那个“暴力抗法”的事儿,虽然可能跟这回重组没直接关系,但总归让人心里嘀咕:这公司,水深着。
我的实践感悟
整个过程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一家公司,尤其是什么“重大重组”,不能只看表面热闹。公司发公告说要搞这个搞那个,听着都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变数太多了。
第一,得看清楚重组的标的到底怎么样。视科传媒当时看着还行,但能不能持续给力,得打个问号。
第二,得关注公司的治理和诚信。如果一家公司历史上就有不少“污点”,那它搞出来的重组,你心里也得多掂量掂量。
第三,重组的过程是漫长且复杂的。中间会不断有各种信息出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得自己学会分辨,不能被一时的消息冲昏头脑。
说白了,我这实践就是天天刷公告,看新闻,然后结合公司过往的一些行为,自己瞎分析。有时候觉得分析得头头是道,有时候又被新的消息打脸。这市场,就是这么个磨人的小妖精。
后来深大通的股价,大家也都知道,起起伏伏,故事也不少。我也就是从关注这回重组开始,对这家公司有了更深的“实践性”了解。不是说我通过这个赚了多少钱或者亏了多少钱,主要还是个观察和学习的过程,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