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正好瞅见天虹股票在股里炸锅了,全在说业绩暴增。看见这种热闹就忍不住想亲自扒拉扒拉,到底咋回事。说干就干,咱也来记一笔。
第一步:摸清大家在聊啥
先一头扎进天虹股。嚯,好家伙,满屏都在刷“利润暴涨”、“3342万”、“业绩翻身仗”。关键词抓到了:今年利润激增3342万。但这玩意儿,股消息真真假假,不能全信,得找官方说法。
第二步:直奔官网,翻官方公告
打开天虹官网,直奔“投资者关系”那栏。目标明确:找最近发布的业绩报告。眼睛在一堆公告列表里扫来扫去,锁定了一份标题带“年度业绩快报”或者“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点开PDF,下载。
第三步:在年报里“掘金”
打开那份长长的年度报告PDF(有时候是单独的业绩快报文件,相对短点)。心里就惦记着那个“3342万”,直接按“Ctrl+F”在PDF里搜关键词“利润”、“净利润”、“同比”。果然,在财务概要或者经营业绩分析那部分,看到一行加粗的数据: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XXX万,去年是多少多少万!
掏出手机计算器,今年减去年,摁着数字:个,十,百,千… 哎哟我去,减出来一看,真是增加了3342万左右(可能有个零头,但大数对得上)!股那帮人这回没忽悠人。赶紧拿出笔记下这个数字和对比。
第四步:深挖为啥“发财”了
光看数字可不够,咱得知道这钱咋挣的。接着往下看报告里的“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或者类似章节。主要扒拉这几块:
- 公司自己咋说的?重点找管理层分析的“主要原因”或者“业绩变动说明”。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 收入涨了还是降了?紧挨着净利润上面的,肯定有营业收入的数据,看看是啥趋势。
- 是“省”出来的钱,还是“挣”出来的钱?看报告有没有提“降本增效”、“成本控制”、“毛利率提升”这些词儿。比如写着:“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有效控制采购及运营成本…” 这就是省钱本事大了。
- 有新店开了或者老店赚更多了?留意有没有“新开门店”、“重点区域销售增长显著”之类的信息。
在我扒拉的过程中,报告里点出几个关键点:毛利率确实比以前高了(说明卖的东西可能赚钱多了),还特意强调去年因为疫情基数特别低(这个很重要),加上他们搞了几个线上营销活动还挺有效果,把客单价(客人平均一次花的钱)给拉上来了。
第五步:对比前几年,看看稳不稳
怕今年是踩了狗屎运,赶紧翻回报告开头或者附录,找前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表。把今年的业绩(特别是利润和收入)跟19年、20年、21年的比一比,心里大概有个数:是只比疫情惨淡的去年还是真比正常年份都强不少?一看,,虽然利润大增主要得益于超低基数和成本控制,但比19年也稳中有升。
第六步:记录整理,心里有谱
把这些关键点都记在小本本上(或者记在电脑文档里):
- 核心事实确认:净利润同比确实增加了约3342万。
- 主要原因摘录:① 毛利率提升(卖得更赚钱了);② 公司成本控制得力(省钱有方);③ 去年基数太低(背景板太惨);④ 线上活动带动销售(新招数有效)。
- 我的初步判断:这个利润激增,一半是靠本事(降本增效+提升毛利),一半是靠背景(去年太差)。但整体上确实走出低谷了,经营是在往好的方向转。股东们兴奋有道理。
写到这,算是把这个热议事件的底给摸了一遍。自己动手查了一遍原始报告,知道3342万这个数咋来的了,也大致清楚了为啥能有这笔钱。股信息有水分,但这回核心数据是真的。至于未来咋样,还得接着盯它的季报和具体动作。但至少这回业绩变动,算是摸得比较清楚了,心里踏实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