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刚把笔记本摊开准备写大湾区分析,结果隔壁装修电钻声嗡嗡响,气得我差点把键盘摔了。这年头想安生写点东西真不容易。
一、查资料差点被信息淹死
大清早就蹲在电脑前查数据,好家伙:
- 先点开发改委官网,满屏的规划文件看得眼晕
- 翻大湾区地图瞅了半天,光搞明白哪些城市算核心区就耗掉两杯咖啡
- 搜新闻看到凌晨两点,什么深中通道、跨境理财通,乱七八糟的词跟天书似的
二、被现实狠抽一耳光
正琢磨着港口经济,老婆突然端着汤进来:"研究出啥门道了?上次你说要投资的珠海房子,现在中介天天打电话降价!" 手一抖,半碗紫菜蛋花汤全泼键盘上。
擦键盘时突然醒过味儿来——大湾区喊了五年一体化,我连在中山买房还是珠海买房都算不明白,深圳医保卡在广州药店照样刷不了。去年朋友在东莞开厂,招个香港技工光办居住证就跑了七趟。
三、菜市场找到真相
干脆下楼买菜散心。卖海鲜的潮汕老板扯着嗓子喊:"今日香港货车迟佐三个钟!" 隔壁惠州菜贩接话:"口岸查货柜查到人都癫!" 俩人为条东星斑该算人民币还是港币吵得面红耳赤。
突然就懂了:什么GDP协同发展都是虚的,小商贩跨城送货被卡三小时,这才是真痛点。深港合作?我看连蛇口码头和阿婆买菜车合作都比那个实在。
晚上跟老婆吐槽这事,她边刷抖音边说:"你们男人就爱研究虚的,不如想想你明天去深圳开会怎么不被隔离。" 得,又被整破防了——去年在福田口岸等核酸证明,硬是在集装箱改造的板房里喂了五小时蚊子。
折腾到半夜,结论就两句话:纸上画的大饼再香,不如先把过关通行码给统一了。什么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我老婆的香港代购包裹能按时到货才是正经事。对了,那位蹲在电脑前发誓要搞懂湾区经济的傻博主?他现在正跪着擦紫菜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