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权这块儿,我踩过的坑比吃过的盐还多。刚开始以为就是小问题,随便调调数据就完事儿了,结果差点把半年研究成果搭进去。
新手踩坑日记
去年搞茅台数据分析,直接用了交易软件默认的前复权数据。拿着10年前的价格跟现在对比,感觉涨了50倍牛逼坏了,结果大佬一句话把我问懵了:"你这算过历年分红配股没有?"
回家一宿没睡重新拉数据,发现大问题:
- 前复权改写了历史价格 - 07年股价显示才几十块,实际当时要八九十
- 后复权夸大早期涨幅 - 05年买入价算出来才3毛钱,吓得我差点以为系统BUG
血泪实验现场
干脆把三种方式全试了一遍:
第一天 用前复权做回测,发现08年股灾时"假底部"特别多,止损策略完全失效——前复权把暴跌前的股价压得太低了。
第三天 换后复权跑同样数据,更离谱!07年高点显示股价8000多,实盘当时才200,回测收益率直接飚到百分之一万,差点以为发现财富密码。
第五天 气得把键盘砸了,找券商朋友要了原始未复权数据。自己写脚本处理除权除息:
- 遇到分红就在除权日当天股价减掉分红额
- 碰到10送10就直接把股本数量翻倍
改完头皮发麻——三套数据跑出三种收益曲线!
行家救我狗命
厚着脸皮请教学量化二十年的老法师,人家叼着烟说了四句真言:
- 看历史真实价位 → 必须用未复权数据
- 做技术指标回测 → 乖乖用前复权
- 算长期持有收益 → 只看后复权
- 跨市场对比 → 三个版本同步核对
现在我的工作流固定这样:
- 拉原始数据存本地数据库
- 跑策略用前复权保证指标连续性
- 关键位置查未复权确认真实价格
- 汇报收益时切后复权图表
上周帮朋友查08年买的中石油,后复权显示还亏53%,他当场摔了茶杯。结果切未复权一看原始买入价:48块!现在股价20出头——真实亏损就是50%多,这才死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