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看朋友圈都在聊2022年投资ETF的事儿,说躺平也能赚大钱,搞得我手痒痒。以前根本不懂股票基金,就觉得那玩意儿跟抽彩票似的,结果去年硬是整了个啥实践记录出来,现在翻出来聊聊。
为啥突然对ETF上心了?
一开始纯粹是因为疫情憋在家闲得慌,看到网上铺天盖地宣传2022年ETF是风口,说得天花乱坠。我想着再不搞点副业,工资不够交房租了。于是翻出手机下个APP,开始瞎琢磨。结果发现,ETF选不钱没赚到还亏掉一把,气死个人!我就骂自己太笨了,这哪是风口,明明是坑。
第一招:研究行业趋势,别信广告
我第一步就是开电脑搜索“2022年热门ETF”,跳出一堆推荐清单,全是高大上的吹嘘。我就点进去挨个看,结果发现很多基金推荐贴的是新能源、科技啥的,说得跟捡钱一样。我想着得验证一下,点开股票APP的行情图,盯着那几个行业的起伏看了一个星期。发现问题了:有些行业去年开头涨得猛,结果年中突然跌成狗。我就记了笔记,专门挑了几个新闻靠谱点的网站对比,别光听人家吹牛。发现医疗行业稳当点,没那么多波动。这么一招下来,学会了只看数据别信嘴炮,省得被忽悠进坑。
第二招:扒拉历史表现,别被曲线图忽悠
第二步是动手筛选基金。我在APP里选了几个名字听着顺眼的ETF,点开它们的“历史回报”曲线图。起先被花花绿绿的线搞晕乎了,看着都涨得挺我就耐下性子,拿出小本本,手动算起去年每个月它们赚了多少百分比。结果算出几个鬼门道:有些基金年回报看着高,一半靠月初涨点,其他月份一塌糊涂;反倒是一路平稳的那种,累积下来更靠谱。我当时就骂了一句“这玩意儿太花人眼”,学会别光看漂亮图,得按月拆开查底细,省得掉陷阱。
第三招:抠抠管理费,别乱交学费
第三招最简单却最致命。我开始挑基金的详细信息,点开那个“费用”栏,直接比谁收费低。起先觉得差一两点点小钱无所谓,结果自己动手算了下:投一万块,有的基金每年收三百,有的只要八十。我就拍大腿:“这不就白送钱给人嘛”我赶紧找最低的几个ETF记下来,还查了用户评价,别被便宜货坑了质量。这一招结束,管理费越低越好,真省出不少钱来吃饭。
整个2022年实践搞下来,我挑了三只ETF投进去小几千,结果还真赚了几百块。但说白了,过程太磨人,要不是坚持这三招,现在怕是西北风都没得喝。大家也甭问我赚多少,反正比存款强,关键是学会稳扎稳打,别贪图快钱当韭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