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刚帮公司选风电设备供应商,老板甩给我十多家企业名单,好家伙,我哪懂这个!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扒拉。
第一步:先被乱七八遭的排名晃瞎眼
一搜"中国风电排名",跳出来全是花里胡哨榜单:有按装风机总容量的、有按卖风机数量的、还有按谁家市值高的。最离谱的是某个榜单把广告打得最凶的排第一,我当场翻白眼——这不坑人吗?
第二步:自己列筛选标准
蹲公司仓库门口抽了半包烟,琢磨出五个铁规矩:
- 装机量别光看总数:专挑他们去年实际并网发电的数据,纸上吹牛谁不会?
- 风机质量盯死故障率:跟隔壁风电场老王要了内部维修记录,发现某些牌子风机跟祖宗似的,三天两头趴窝。
- 发电效率看真本事:直接查满发小时数,同样刮大风的日子,有人家风机呼呼转,有家的跟睡着了一样!
- 技术研发看实锤:把官网宣传的"黑科技"挨个扒专利局官网,结果好几家所谓"自主研发"连个螺丝专利都没有。
- 本地化服务拼速度:假装客户打电话问备件库存,有的供应商支支吾吾说要等仨月,有的拍胸脯说省内仓库当天发货。
第三步:拿五把尺子硬刚数据
搬出Excel搞死亡对比表:横向拉十家企业,竖向塞五个标准。光是查各省能源局公布的并网数据就熬了两个通宵,填表时手都在抖。
筛完第一轮就傻眼——某家广告满天飞的大厂,实际发电效率垫底;另一家吹技术国际领先的,本地维修点居然要跨省调人!气得我把他们宣传册直接扔碎纸机。
第四步:杀到现场看黑工
不信邪跑去排名前三的风电场蹲点,结果真逮到猛料:有家企业的风机叶片裂得跟蜘蛛网似的,工人吐槽"刮六级风就得停机检修";另一家的控制柜防水做得像筛子,下雨天运维人员直接抱被子睡机房防短路。当场拍照存证,回公司路上手还是冰的。
反杀老板名单
拿着带照片的对比表跟老板拍桌子:您给的名单里八家都是花架子!当场划掉七家,剩三家实打实耐造的。老板盯着某"行业龙头"被我用红笔打叉的装机量造假证据,憋半天说了句:"明天你去谈合同"。出门时听见他在屋里打电话骂销售经理,笑死。
现在看网上那些野鸡排名就想笑——全是生意!要我说,自己拿把螺丝刀去风机底下拧两圈,比看一百份榜单都靠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