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把沪市大盘这事儿掰扯清楚,毕竟炒股不看它真不行。上礼拜就栽了个跟头,现在脸还疼着。
先说说我是怎么撞南墙的
以前,总觉着炒股嘛盯着指数就行了。沪市大盘红了,我闭眼买啥都该涨?结果三月那会儿指数蹭蹭涨,我手里捏着那只自以为稳当的制造业股票,硬是不动如山,急得我直上火。收盘一看,得,大盘涨了0.8%,我这票倒跌了1.2%!气得我晚饭都没吃利索,对着电脑骂骂咧咧小半宿。
第二天一骨碌爬起来,铁了心要搞明白。这沪市大盘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凭啥它涨我的票就得跟?说白了,它就是个平均数,但不是简单把股票价格加起来除一除。人家是拿一堆大公司的股价,按公司大小(市值)算个加权平均数——意思就是你公司越大,你股价的涨跌对指数影响越重。这就跟菜市场买菜似的,土豆白菜一斤几块钱影响不大,但你要敢把茅台按斤称重算进去,那不得把菜篮子拽歪咯!
动手扒开指数看门道
光理解是平均数没用,关键是得知道这指数到底能告诉我我找了个交易日,守着电脑从开盘盯到收盘,干了两件事:
- 盯指数分时图:那根白线上下窜,像过山车似的。旁边还有根黄线,那是所有股票齐步走的平均线。好几回看见白线(加权指数)猛往上冲,黄线却蔫头耷脑跟在底下。这说明国家队和大机构在死命拉那几个巨无霸股(像什么银行、石油),硬生生把指数拽红了,可其他小弟根本没人管!怪不得我的票纹丝不动,敢情指数全靠那几个大佬在表演。
- 查行业板块:那几天大盘看着还行,结果我挨个翻板块,好家伙!医药像吃了泻药往下溜,芯片软趴趴躺平,就靠几个大金融撑场面。指数就像是班里平均分,几个学霸考满分一拉平均,全班看着挺美,一大堆学渣还不及格!我那只制造业票,正好卡在不死不活的板块里,指数再红也带不动它。
换了个玩法试试水
撞完南墙总算学乖了。现在我看大盘,主要就看它给我个大方向情绪:
- 指数要是稀里哗往下砸,泥沙俱下,那我肯定把手里的票捂紧点,这时候逆势买英雄?咱没那本事!
- 指数要是横着不动,或者慢悠悠往上爬,重点就不是看指数红不红,得掘地三尺找热点。前两天就这情况,大盘跟个闷葫芦似的,我盯盘发现新能源车板块偷偷摸摸连涨几天,小表格、成交量都挺活跃。回头琢磨琢磨自己研究的几只相关票基本面还行,小仓位试探一把,还真咬到一口肉!这才叫借了“大盘稳定”的东风。
所以说,看沪市大盘,别把它当炒股圣旨!它就是个大喇叭,告诉你现在市场整体是哭还是笑。真要买票赚钱,得往下深扒——行业在不在风口?主力资金往哪儿流?自己的票是不是真有料?指着靠看大盘红就发财?梦里啥都有!隔壁老张就这毛病,大盘一红闭眼追高,套在山顶上天天跟我骂街,看得我都替他肉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