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血来潮想搞个股市小工具,想着抓点实时数据给老爸看盘用。结果一动手才发现,到处都是暗坑,折腾得我差点把键盘吃了。
一、准备工作轻信了宣传
找了个号称支持沪深港美股的接口,看文档说得天花乱坠。注册账号时手一滑充值了最低档套餐,88大洋直接飞出钱包。满心欢喜连上Python,结果跑起来一看数据——全是昨天的!客服慢悠悠甩过来一行字:"免费版延迟15分钟亲",气得我差点把枸杞水泼屏幕上。
二、三个致命坑连环踩
坑1:时间戳玩穿越
好不容易搞到实时数据,发现K线图上下午1点半的柱子顶着10:00的时间戳。仔细检查才发现时区转换漏了8小时,A股数据愣是跑出了美国作息。
坑2:停牌股票装哑巴
给老爸演示时正好撞上某股停牌,程序直接卡成PPT。查日志才发现停牌股返回空数据,连个"停牌"标签都不带,害得我手忙脚乱加异常处理。
坑3:除权除息玩隐身
老爸指着某支暴涨股问是不是发财了,结果发现是昨晚刚除息。原始数据里的价格根本没自动调整,K线图上愣是凭空戳出个大缺口。
三、避坑实战大翻修
抄起键盘就开始怼代码:
1. 时区三重锁
先在请求头强制挂上"Asia/Shanghai",收到数据再转本地时间戳,画图前再加个时区校验,搞得跟海关安检似的。
2. 停牌捕获网
现在每只股票都先过筛子:
- 最新价为0?
- 成交量连续5分钟不动?
- 交易状态字段失踪?
满足任意条件就触发警报,界面直接弹红字"该歇歇了"。
3. 除权打补丁
自己搭了个除权记事本,只要接口返回的股本数突变,立马抓交易所公告对账。手动补齐的除权记录都标成紫色,老爸现在管这叫"紫薯修正线"。
四、老股民实战验收
把笔记本往老爸面前一摆,老头眯着眼盯了半小时。
突然指着分时图说:"这换手率跳得不对",翻回去检查——好嘛忘记把成交量单位从"手"转成"万股"。老爷子得意地嘬着茶:"你们这些码农,离了真金白银杀过场子,搞的东西就是不接地气"。
现在这工具挂在客厅旧平板跑两周了,老爸每天边看边挑刺:"创业板指数刷新慢半拍"、"自选股红绿色太刺眼"。昨天神秘兮兮凑过来:"能不能加个功能?股价跌破20日线就放《二泉映月》当警报..."得,产品经理上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