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开始琢磨投资中国医疗器械这摊事儿?说白了,就是这两年看病花销越来越大,看新闻说这行业挺火,我就瞎琢磨着能不能跟着赚点小钱。去年年底刷抖音时,看到有人吹医疗器械龙头回报高,我就心痒痒了,决定自己试试看。毕竟我这个人一向喜欢动手捣鼓点投资玩意儿,记录下过程也挺有意思。
第一步:先逮住那10个龙头企业
我打开电脑,翻腾了几个财经网站,结果发现一大堆公司名儿,搞得我头大。我琢磨着,得整明白啥叫“龙头”?就是规模大、卖得火呗。我就去查市场份额排行榜,排第一的是迈瑞医疗,啥监护仪、呼吸机都搞得杠杠的。后面还有像鱼跃医疗这样的,搞家用设备的,卖得贼折腾半天,我手写了一张名单:
- 迈瑞医疗
- 鱼跃医疗
- 联影医疗
- 微创医疗
- 乐普医疗
- 华大基因
- 安图生物
- 万孚生物
- 健帆生物
- 开立医疗
第二步:看它们都赚没赚到钱
名单有了,我得知道这些公司钱袋子咋样。总不能投了亏成狗?我就挨个查财报,主要看营收和利润。比方说迈瑞医疗,财报上说这几年挣得不少,年年涨。结果查着查着,我就发现华大基因有点儿虚,去年利润掉得有点狠。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靠谱。赶紧换工具整了个表格比一比,发现微创医疗和乐普医疗挺稳,但安图生物那利润涨得太慢,像蜗牛爬坡似的。折腾这一圈,脑袋嗡嗡的,还差点儿看错了数据。
第三步:抓行业的大风向
光看公司挣不挣钱不行,整体行情咋样?我找了个周末泡图书馆,翻杂志看新闻。好家伙,老龄化是风口,老人多起来,医疗器械卖得飞起。政策上也行,国家老说啥国产替代,鼓励买自家的。但坏事儿也有,中美斗嘴一猛,芯片啥的缺货,生产就卡壳。我一边记笔记一边叹气:联影医疗搞影像设备的,海外订单可能受折腾;不过鱼跃医疗这种卖家用的,倒是稳稳当当。这么一扒拉,风向倒是摸清七七八八。
第四步:算算风险躲坑
钱风都搞明白了,可不能一股脑砸进去。风险这玩意儿咋整?我想起以前炒股赔钱的教训,就挨个儿算意外点。比如万孚生物搞试剂的,政策一变就抓瞎;健帆生物,竞争太卷,价格杀得厉害。我琢磨着用了个土法子:给每家公司打分,满100算安全,低过80就算了。结果开立医疗分最低,它家产品更新慢。折腾完这一套,我心想还行,迈瑞医疗和鱼跃医疗最扛造。
第五步:模拟投钱算回报
一步就是脑补投钱了。我掏出计算器瞎按,假设投十万块平均分给十家。结果,发现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这种高分的,回报可能上15%;但万孚生物和开立医疗低的,搞不好只赚5%左右。我心里一盘算,这不行,太平均了反而拉垮。赶紧重来,把钱往高分的那几个多分点。跑了两三次数据,预测出来平均回报真能摸到12%-15%左右,比存银行强多了。这一通搞完,我总算喘口气儿了。
整个过程整下来,累成狗但挺值。我投了点真钱试试,半年后看,确实赚了小几千块,回报和预测的差不多。教训也多:风险这玩意儿没跑掉,有一回政策闹腾差点儿闪腰。但整体,这五步下来帮我少踩大坑。记住喽,不是啥神仙妙招,多折腾点儿,别瞎信别人瞎吹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