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实在的,怎么从那些密密麻麻的科技股表格里挑出好货。上个月不是被朋友忽悠进股市嘛开头啥都不懂,看见带“科技”、“智能”名字的股票就瞎买,结果亏得我肉疼。后来自己对着电脑下了狠功夫查资料,总算摸到点门道,记录一下我的笨办法。
第一步:别被表格吓懵
开头我打开券商软件那个“科技股一览表”,眼都花了。几百个名字,股价忽高忽低,完全就是抓瞎。后来我想通了,先别管那么多,就干一件事——把表格里那些“市盈率”、“毛利率”这些看不懂的词,一个个去百度查啥意思。查了两晚上,总算知道这些数字代表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了。
我的笨操作:对着手机屏幕,手指头戳着那些陌生的词挨个搜,拿个小本本抄最直白的解释。弄明白大概后,我专门记了仨数:公司一年赚多少钱(净利润)、卖东西的利有多大(毛利率)、还有股价是它赚的钱的多少倍(市盈率)。
第二步:看它到底干啥的
光看数字还是虚,关键得知道这公司到底靠啥吃饭。我吃过亏的——有家公司名字带“高科技芯片”,看着数字挺美,结果一查资料,它芯片业务才占三成,主业是卖房子的!坑爹!
我的惨痛经历:亏钱那次之后,我学精了。对着股票名字,手动去搜公司官网,或者看新闻里说它干哪块的。重点就看两点:
- - 它吃饭的家伙是不是真“科技”? 比如搞人工智能算法的、生产芯片设备的、做云服务的,这些硬核的才算数;那种就挂个名搞装修、卖保健品的,直接拉黑。
- - 它干的这行有没有人抢? 我再去搜它同行对手多不多,政策是不是支持。比如最近国家文件总提“算力”,那搞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公司明显就吃香点。
第三步:偷偷用个笨工具
看完基本面和行业,我还是不放心。自己琢磨了个土办法:把觉得还行的股票代码都复制下来,丢进软件里设了个小警报。
具体怎么搞:
- - 盯紧它赚的钱涨得快不快:找那些一季度、半年报净利润增长超过30%的。要是它自己预告说后面还能涨,加分。
- - 看价格贵不贵:算算它的“股价是年利润的倍数”(PE),再去比比它同行公司是多少。比同行低的,感觉捞着了。
- - 机构是不是在吃:搜搜有没有新闻说大基金、外资最近加仓买了它。虽然不一定准,但人多壮胆嘛
按这个傻瓜流程筛完,表格里乱七八糟的几百只股票,就剩下十几只感觉能看的了。上周挑了其中三个买了点试试水,目前没亏钱(感动哭了)。当然我自己也不是啥大神,就是被坑多了搞了点经验,记住一点:表格只是参考,别想着一夜暴富。 对了,那个当初忽悠我入市的朋友,前几天还给我推股票,说包赚,我这回学精了,微信回复都没回——直接把他消息免打扰了。吃我的亏长我的智,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