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陪我妈去打第三针加强针,护士问要打科兴还是生物,老太太当场就懵了。回家路上她一直念叨:"这疫苗名字跟绕口令似的,到底有啥区别?"得,为了给老太太说清楚,我自个儿先得整明白。
第一步:查户口似的搜资料
直接打开手机浏览器,噼里啪敲"科兴疫苗全称"。嚯!全名跳出来吓我一跳——"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赶紧拿小本本抄下来,这要是直接跟我妈说,她非得以为我在念咒语。
接着搜"科兴怎么防病毒",总算在犄角旮旯的科普文里弄懂了:这玩意儿就是把死透的病毒尸体打进身体里,让免疫细胞提前认认坏人的脸。好比小区保安看了通缉犯照片,真遇见活病毒就能立刻抄家伙干架。
第二步:翻箱倒柜找数据
查保护率可费老劲了。一会儿说巴西试验防重症90%,过两天智利报告又变成防感染50%多。我这暴脾气上来,直接翻到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的文件,白纸黑字写着:打完两针防住院有效率87%,防重症率90.3%。当场拍大腿——早把红头文件甩出来不就完事儿了!
- 重点划这儿:防感染会随时间掉血,但防重症好比开了锁血挂
- 冷知识:第三针能把抗体数值捶回第二针后水平
- 老妈最关心:高血压糖尿病的打了也没见谁出事
第三步:门诊室现场侦察
今早特意蹲在医院观察科兴接种。有个大姐打完甩着胳膊说:"比打九价宫颈癌疫苗疼轻多了!"后边老头接话:"可不咋的,上回我打完就低烧半宿,这回屁事没有。"护士翻着白眼递单子:"别聚堆唠嗑!下一位!" 这接地气的现场反馈,比论文实在多了。
临走前被保洁阿姨拽住吐槽:"天天扫疫苗盒堆成山,十个盒子里八个写科兴!"好家伙,合着这疫苗跟不要钱似的人手标配。
实践成果
昨晚给老妈总结三句话:第一针认路,第二针练枪,加强针换弹匣。老太太听完拍桌子直乐:"早这么说多痛快!明天咱娘俩都打科兴去!"
折腾完这波总算悟了:疫苗就像买菜做饭。甭管米其林三星还是农家小炒肉,能填饱肚子不中毒的就是好饭。整天掰扯哪个牌子更高贵,还不如赶紧把碗端牢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