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后台有个粉丝私信我,说想学学怎么挑小商品城这种股票,刚好我自己也折腾过一阵子,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伙唠唠我那会儿摔过的跟头。你们可别笑话我,刚开始我连股票软件里头那堆红红绿绿的线都看不明白。
第一步:闷头冲进去就栽坑里
记得今年三月份,我蹲厕所刷手机瞅见小商品城涨得贼猛,脑袋一热就开了户。手指头戳着屏幕瞎买了两千块钱,结果买完第三天哗往下掉,吓得我大半夜坐马桶上查百度,搜出来全是“KDJ金叉”“MACD背离”这种天书,看得脑壳疼。
第二步:厚着脸皮偷师学艺
后来我跑去楼下券商营业部蹲点,逮着个穿西装的大哥死缠烂打。人家被我烦得不行,指着电脑说了句:“你至少得看懂这公司靠啥吃饭?”回家我就翻小商品城官网,在“投资者关系”那块儿扒拉出年报,逼着自己从第一页硬啃:
- 打开年报直接找“主营业务”那章,发现原来人家靠收摊位租金赚钱
- 翻到财务表格死盯着“净利润”那行数,近三年从8亿跳到12亿
- 突然看见“负债率70%”差点跳起来,赶紧查啥意思
第三步:菜市场里找门道
上周三我专门跑义乌小商品市场转悠,揣着笔记本跟卖袜子的老板娘套近乎。蹲在摊位旁边记了仨钟头流水,发现下午三点后客流量突然少一半。回头查小商品城财报,还真对应着他们商铺分时段收费的条款。这趟没白跑,鞋底都磨薄了。
第四步:把破经验拧成绳
前天晚上我把所有笔记摊在餐桌上搞组合拳:
- 先翻出年报里的租金涨幅表,拿计算器啪啪按
- 又对比隔壁那家批发市场股价走势,发现小商品城更稳当
- 3掏出菜市场记的客流量小本本,琢磨疫情过后人确实多了
我家那口子笑我魔怔了,吃个饭还攥着计算器不放。
第五步:哆嗦着手试水
昨天开盘前我设定了个死规矩:每跌5%才加仓一次,总投入绝不超两万。买完一直刷新手机页面,手心全是汗。下午三点收盘前突然拉高,持仓总算翻红了。赶紧截图发家庭群显摆,结果被我姐吐槽:“赚个盒饭钱嘚瑟”
喏,今早新鲜截的图还在我相册里躺着(模拟仓截图.jpg)。回头看看这俩月折腾的,从瞎买到蹲市场查数据,虽然现在还是半瓶水,好歹知道买菜钱不能乱扔了。你们要是刚开始玩,可千万别学我当初闭眼冲锋那傻劲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