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伙儿唠唠我折腾模拟炒期货这事儿。一开始纯属好奇,就想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咋玩的,结果一猛子扎进去,差点儿没呛着水。
一、下软件跟开盲盒似的
就是满世界找模拟软件,挑了个排行榜靠前的。注册那会儿还挺乐呵,心想着“这不白给的体验券嘛一毛钱本金都不用掏”。结果打开软件界面那瞬间我就傻眼了,满屏花花绿绿的线、跳来跳去的数字、各种看不懂的按钮……跟我想象中“买涨买跌”的简单操作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我戳着屏幕硬着头皮点了“玉米期货”,随便填了个价格就下了第一单。那会儿连“开仓”“平仓”是啥都得现查。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条分时线,看它扭来扭去,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到底是要涨还是要跌?
二、真金白银的“心跳加速”
等真开了仓,才体会到什么叫“纸上谈兵”和“真枪实弹”的区别。虽然用的是模拟金,但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唰唰往下掉,后脊梁骨还是嗖嗖冒冷汗。有一次刚买入没几分钟,行情急转直下,账户瞬间浮亏好几千(当然是模拟的),急得我差点把鼠标捏碎!本能就想点“卖出”止损,手指头悬在半空半天,还是咬着牙没动。
为啥没动?因为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别人提过一句:“乱动不如不动”。我强迫自己别死盯着那跳动的亏损数字看,关掉软件去倒了杯水,深呼吸好几口。过了半小时再打开一看,居然慢慢涨回来一些了。就这一回,给我结结实实上了一课:手欠是亏钱亲兄弟!
三、亏出来的“土办法”
瞎搞了几周,账户里模拟金快被我造光了。我觉着不能这么下去,得整点儿规律。我就开始像个记账婆似的写小本本:
- 今天为啥买玉米?,因为看新闻说某地天气不好可能减产(后来才知道那是旧闻!);
- 为啥买进去就跌?好像同时间原油价格暴涨,大伙儿都跑去炒油了,没人搭理玉米了(这东西还互相影响?);
- 买了几手?一下子怼进去模拟金的一半(太虎了!)……
这么记账虽然看着傻,但慢慢咂摸出点味儿了。我开始逼自己下单前问三个问题:
- 这消息是新鲜热乎的还是馊了的?(资讯实效性)
- 万一买进去就反向走,我能忍多久?亏多少必须跑?(止损纪律)
- 这把打算拿多少“钱”去试水?(仓位比例)
四、盯盘盯成“斗鸡眼”
模拟炒久了,练得最狠的功夫不是预判,而是“忍”功。后来我学乖了,不追着行情上蹿下跳了,改成每天固定时间看几眼。提前用软件画个圈圈标个线,告诉自己:“价格撞到这根线了,再琢磨动手的事儿”。有阵子看棉花期货横盘了快俩星期,那走势平得跟心电图停了似的,看得我眼皮直打架,但还真就忍住了没乱动。结果后来突然一根大阳线拉起来,模拟账户蹭蹭翻红。坐得住冷板凳,原来是能捡到钱的!也可能是运气
磕磕绊绊攒下的“保命锦囊”
折腾大半年模拟盘,钱没赚着(假的也带不走一分),倒是亏出点心得,攒了四个笨办法:
- 消息要嚼碎了咽:别听风就是雨,先看清这风是不是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旧冷空气。
- 心里那把“割肉刀”得磨快:下单前先把“最多能亏多少”刻脑门上,到了点甭管多疼,手起刀落。
- 别把鸡蛋全怼一个篮子:再看好也别一股脑全押上,留点“口粮钱”等下一波。
- 等得起,忍得住:市场大多数时候都在“磨洋工”,别老想着天天逮大鱼,该晾着它就晾着。
模拟盘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把这些“血泪教训”用“空气钞票”买回来,等真金白银上场时,至少能把“别乱动、管住手”这六个字刻烟吸肺。现在我偶尔还开模拟盘练手,不为挣钱,就为提醒自己:市场专治各种不服,尤其是瞎嘚瑟的那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