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刷新闻看见老家搞基建的规划,脑子里突然蹦出柳工这俩字。咱就是说,挖掘机咣当咣当干活的场景太熟悉了,顺手就点开了股票软件,瞅了眼柳工那走势图——好家伙,趴地上小半年没咋动弹了,跟大盘比就跟后妈养的孩子似的,跟跌不跟涨。
第一步:先扒拉扒拉家底儿
我这人实在,直接翻出它家最新的年报跟季度报告。戴着老花镜(虽然才三十多)一行行抠数字:
- 营收咋样:去年确实有点蔫,工程机械这行当都这德性,下游地产基建躺平,机器卖谁去?但今年一季度报表一出,有点小惊喜,海外卖得贼猛,尤其东南亚跟非洲那片儿,挖机跟装载机嗷嗷出货,总算是把国内窟窿填上了点儿。
- 赚不赚钱:毛利率看着还行,比某些只会打价格战的愣头青强点。但净利率……啧,还是薄,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种感觉。三费(销售、管理、研发)压得死紧,研发倒是没敢省,电驱、氢能这些新玩意儿还在往里砸钱。
第二步:跑论坛跟犄角旮旯挖料
看完冷冰冰的数字不得劲,咱得听听散户跟业内人士咋唠嗑。好几个股票社区翻了个遍,重点看广西本地IP发言:
- 有老哥抱怨他买的柳工设备维修响应慢,零件得等;
- 也有人夸它皮实耐造,矿山里霍霍几年都没散架;
- 还扒拉到个自称供应商的人吐槽回款周期拖得长,经常要“磨嘴皮子催债”。
翻完白眼一琢磨,口碑跟渠道确实有底子,但这管理和现金流嘛……国企老毛病了?
第三步:踮脚看看前头啥路况
行业报告啃了几份,重点圈了几个事儿:
- 国内大基建是明牌,可啥时候能传导到设备销售?谁也说不反正现在工地开工率看着还是虚。
- 海外成了救命稻草,尤其一带一路沿线。柳工早年就在那儿吭哧吭哧布局,网点比友商多,算是押对宝了。不过地缘政治这玩意儿跟雷似的,指不定哪天爆。
- 新能源转型:柳工在电装载机、电叉车这块儿冲得挺猛,展会上没少露脸。但这玩意儿就像刚学走路的娃娃——声势大,真赚到钱的还少,得等政策跟成本再推一把。
整盘棋捋一捋
这么理一遍后,心里头大概有个数了:
潜力确实有:海外基本盘稳住,新能源转型没掉队,熬过行业低谷期,等国内需求慢慢缓过劲儿来,业绩弹性应该不小。股价现在趴窝,也算在预期里“消了毒”。
坑也得防着:管理效率跟现金流是个心病,新能源烧钱能不能烧出个未来?海外折腾出点事儿股价就得打哆嗦。
收盘前我盯着K线图琢磨半天,就小买了点意思意思,当个观察仓。这票现在像条冬眠的蛇,啥时候真暖和了才能看出它窜不窜得起来。对,写笔记前看了眼手机,刚好刷到老家小舅子发朋友圈,考了本挖掘机证……啧,你说巧不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