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到000711基金讨论区炸锅了,一堆人晒当日净值截图,涨了就狂欢,跌了就哀嚎。我当时就纳闷了:每天这点涨跌到底有啥意义?于是顺手买了五千块当实验品,想整明白这事儿。
第一阶段:被数字牵着鼻子走
刚买头两周,我跟着魔似的,下午三点收盘前半小时必刷手机。有次净值涨了八分钱,激动得晚饭加了个鸡腿;隔天跌一毛二,立马后悔昨天没卖掉。有回陪老婆逛商场没看盘,晚上发现净值涨了,气得捶胸顿足:"要是当时赎回能多赚两碗牛肉面钱!"
结果?折腾半个月发现手续费倒扣了六十多,账户余额跟初始本金就差顿火锅钱,纯属瞎忙活。
第二阶段:动手做实验
我从旧本子上撕了张纸,这么记录:
- 周一净值1.88时加仓2000块
- 周三涨到1.92没舍得卖
- 周五跌回1.85心慌赎回
你猜怎么着?加上申购赎回费还倒贴30块钱,这操作比楼下早餐店包子降价幅度还小。
后来改成每周记录: 3月第一周 :净值从1.83→1.79(跌2%) 3月第四周 :净值从1.81→1.90(涨5%)
对比后突然开窍:单日涨跌连K线图里的小毛刺都算不上!
第三阶段:发现真相时刻
真正让我清醒的是四月份的事。当时净值三连跌到1.77,邻居老张跑来劝我:"快割肉!"结果隔周就反弹到1.83。更绝的是五月看到个数据:去年净值最高2.15的时候,居然是股市最疯狂阶段;而今年最低1.65那天,恰逢重大利空消息。
这下彻底悟了:
- 每天净值就是个温度计,仅说明此刻的基金资产值多少钱
- 短线波动就像外卖配送距离,显示"距您200米"不代表马上能吃到
- 我用来记录的小本本反而成了宝藏,三个月走势连起来看才是真趋势
现在的操作方式
昨天净值又跌到1.82,老婆问我紧不紧张,我直接把记账App甩给她看:目前持仓八个月,经历过五次大跌,总收益仍有11%。现在固定每两周日晚八点看净值,比追剧还准时——因为发现周日基金公司会更新当周持仓股变化,这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
上周特意把去年双十一的净值1.75和现在的对比,突然乐出声:当初要是被那天跌幅吓跑,现在就错过15%收益了。
说句实在话:基金净值天天看不如好好选基,这就像总盯着体重秤减肥,不如直接去健身房撸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