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财经新闻发现不对劲,量子通信的消息突然满天飞,朋友圈都在传什么“国家秘密项目”“颠覆性技术”,我心说这玩意儿听着玄乎,可股价倒是蹭蹭涨,好几个名字眼熟的票直接涨停板了。咱就是好奇,这龙头股到底怎么挑?总不能闭着眼瞎买。
先摸清这行当的门槛
我一头扎进去研究量子通信到底干啥的,好家伙,研报写得跟天书似的!什么量子纠缠、密钥分发,看得我脑仁疼。不过硬啃了几份报告和行业讨论,大概摸到点门道:这东西不是小公司能玩的,技术门槛高得吓死人,得有钱有技术有背景。咱就琢磨着,要选龙头,至少得满足这几条:
- 技术真家伙:不能光喊口号,得有硬核研发,专利、实验室这些实打实的东西。
- 国家队站台:这种敏感又烧钱的领域,跟国家项目挂钩的公司可靠谱多了。
- 业绩能打:甭管现在赚不赚钱,至少主营业务不能差,技术再好没市场也是白搭。
- 产业位置关键:是做核心设备的,还是提供配套材料的?核心部件玩家肯定更吃香。
- 市场买账:资金得认可它,成交量、趋势这些技术面也得瞅瞅,别一买就套山顶上。
动手筛五家热乎的
我按着这思路去翻,市场上炒得最凶的无非那几家老面孔加几个新冒头的“概念股”。我把自选股清空,专门建了个“量子摸底”分组,把吹得最响的五家丢进去:A公司(搞量子设备的)、B电子(做量子光源的)、C研究所(技术背景硬)、D科技(号称有核心组件)、E集团(业务杂但概念炒得热)。
- A公司:这名字挺唬人,首页全是量子项目新闻。我特地去翻它财报里的“研发费用”栏,嚯,确实舍得砸钱,政府补助也不少,业务里量子相关占比在慢慢爬升。专利列表一长串,看着像真有点东西。市场也认它,机构持仓挺多,就是市盈率高得吓人。
- B电子:主业是做光器件的,量子光源只是子公司业务之一。仔细抠公告,发现大部分订单还是传统光通信,量子那部分占营收连个零头都不到!纯属沾边蹭热度,股价倒是跟着概念飞。这种龙头当得有点虚。
- C研究所:背景是真硬核,跟国家实验室深度捆绑,发布的论文、参与的项目看着就靠谱。但问题来了,它没上市!炒的是它“关联方”或者“技术合作方”的概念。我这心悬着,技术牛不代表股票牛。
- D科技:猛一看官网高大上,自研“量子核心组件”吹得天花乱坠。我顺手查了查它供应商,发现关键零部件还得进口,核心技术存疑。再看它过去几年业绩,波动大得像坐过山车,利润全靠补贴撑着,基本面有点悬。
- E集团:这公司啥都干一点,量子概念是它众多业务之一。我熬夜翻它最新年报,在“发展战略”里找了半天,量子相关就提了一小段,含糊其辞。业绩主要靠老本行撑着,量子更像是个宣传噱头,资金倒是炒得欢,纯属情绪龙头。
筛了一遍下来,说实话有点麻爪。看着都在涨,水分却大不一样。我试着在模拟盘里各买了一点,结果第二天市场情绪一降温,D和E哗哗往下掉,B也跟着软脚;A稍微抗跌点,C的“概念伙伴们”走势也分化严重。
复盘后的几点扎心体会
一、真龙头难找:很多都是蹭概念!真正能靠量子通信吃饭、而且成为主业的凤毛麟角。A算半个,有投入有产出,但业务占比还不够大。
二、看“出身”很重要:跟国家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深度绑定的,像C这种背景的关联公司,长期更稳当,哪怕现在赚不到钱,未来可能性大点,当然得看准合作深度。
三、警惕“概念贩子”:像B、D、E这种,量子业务虚头巴脑或者占比忽略不计的,炒起来猛,跌起来也快。业绩要是撑不住脸面,风口一过很容易裸泳。
四、不要迷信股价:板块热的时候,虾兵蟹将都能上天。关键得沉下心看它底子:营收咋样?研发投入多少?专利和产品有没有突破性进展?不能光看K线图冲就上头。
现在回头看,我这方法虽然笨了点(把F10戳烂了),但也算没被概念忽悠瘸。真要选,三看三查少不了:看国家项目沾没沾边,查研发真金白银投了多少;看实际订单落到没落下,查业绩报表里贡献了几分;看市场资金是短炒还是长留,查机构持仓稳不稳当。量子通信这赛道是但龙头股?咱散户挑起来是真费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