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泡了杯浓茶坐电脑前,突然想起昨天刷到海翔药业的新闻,干脆翻翻底细得了。先摸到人家官网,首页挂着好几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铜牌照片,生产车间亮得反光,感觉挺唬人的。
一、查家底儿
鼠标点开财报页面直接傻眼——2022年营收干到了30亿!赶紧扒拉同行对比:同样做原料药的兄弟公司,有的还在十几亿打转。翻了五年数据更惊讶,净利润年年涨,疫情期间都没掉链子,去年赚了4.2亿。心里嘀咕:这账本可比我家超市收银台热闹多了。
二、行业排座位
搜行业报告时手滑打翻半杯茶,擦键盘的功夫瞄到关键信息:他家的王牌产品盐酸克林霉素,全球市场份额占了快30%。顺手查海关数据,欧美订单糊满屏幕,连非洲药厂都找他进货。更绝的是研发投入死咬着营收5%不放,去年光专利就新增二十多项,比某些厂十年攒的都多。
- 生产线实拍视频里:机器人手臂哗装瓶,质检员盯着屏幕像玩大家来找茬
- 环保页面弹出来:污水处理池养着金鱼,这操作属实骚气
三、暗戳戳踩雷
正夸得起劲,突然在投诉平台翻到黑料。2021年和某东北药企撕逼,官司打了整两年。原来是被挖墙角,五个核心工程师连人带技术被打包撬走。虽然判赔八百多万,但车间停产小半年损失更大。翻股讨论区更热闹:“管理层内斗”、“大股东减持”的帖子盖了几百楼。
刚想深挖猛料,家里老太太咳疾犯了。冲去药店买止咳糖浆,货架上海翔产的药占半壁江山。结账时顺嘴问秃头老板:“这牌子好卖不?”他边扫码边撇嘴:“便宜是便宜,但老主顾都认进口货。”出门时瞟见垃圾桶——三盒过期海翔抗生素躺最上头。
四、意外插曲
回家给老娘喂药时手机狂震,堂弟在家族群@我:“哥!你们公司供应商名录有海翔没?”他在药监局当临时工,突然说查到冷门数据:海翔有个车间连续三年飞检贴黄牌,最近刚换了厂长。好家伙,财报可不会写这个。
夜里蹲阳台抽烟理思路:牛是真牛,疼也是真疼。技术碾压小厂,但大厂围剿下毛利越来越薄。研发钱没少砸,可明星单品还是十年前的老药。最要命的是这两年原料成本疯涨,财报里藏着“毛利率下降3.2%”的小字——跟我家包子铺面临同样的困境。
烟灰掉键盘上才惊醒,搜了波股价。从年初28块跌到19块,评论区骂声比我家楼下菜市场还吵。合上电脑看见老太太咳出来的药渍,突然乐了:再牛的药企也治不好散户的心梗,但至少人家车间金鱼还游得挺欢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