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电脑前趴了一整天,就为了搞明白中国卫星这几家公司到底咋回事。上个月看新闻说卫星互联网要爆发,我寻思着提前做点功课,结果发现光上市公司就七八家,名字还都带"航天""卫星"的,看得我头晕眼花。
第一步:先摸清到底有哪些玩家
我翻遍了炒股软件,把主营业务跟卫星沾边的都扒拉出来:
- 中国卫星 - 名字最唬人,感觉整个天都是他家的
- 中国卫通 - 搞卫星通信的,电视信号好像他家管
- 欧比特 - 名字像外企,是珠海的公司
- 天银机电 - 名字听着像卖电风扇的,居然也做卫星零件
- 北斗星通 - 听说是搞北斗导航芯片的
挨个点开公司简介,光看官网吹的天花乱坠,啥"航天强国""核心技术",看得我一头雾水。
第二步:挨个公司翻老底
干脆下了血本买了行业研报,又蹲在电脑前翻了三天财报:
中国卫星这公司,我一看股权结构乐了——大股东是航天科技五院!这不就是国家队的亲儿子嘛卫星制造是真干活的。但年报写得跟教科书似的,利润薄得像纸片,全靠国家任务养着。
中国卫通家底是真厚实,头顶上飘着十几颗通信卫星。可我问了通信行业的朋友,人家撇嘴:"这年头谁还看电视?" 租卫星带宽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跟用手机流量看视频有关系。
欧比特的财报看得我脑壳疼。又是卫星芯片,又是人工智能,去年还想收个搞大数据的公司,结果被证监会拦住了。感觉像个追风口的老油条,啥热就往啥凑。
最逗的是查天银机电,主营真是冰箱压缩机零件!翻到一页才发现,收了家小公司做卫星敏感器,占比还不到10%。我差点把水喷屏幕上。
第三步:亲自跑厂家踩雷
光看材料不靠谱,上个月我专门跑河北一家卫星部件厂门口蹲点。早上七点就躲在对面早餐店观察,结果到九点才稀稀拉拉进人。门卫大爷说:"年轻人谁乐意干这个?工资还没送外卖高!"听得我心凉半截——技术再牛,没人干活也白搭。
花真金白银买的教训
后来实在没忍住,小仓位买了点中国卫星的股票。好家伙,刚买完就赶上卫星发射失败的消息,股价跟坐过山车似的。上周五看研报吹"低轨星座计划",周一兴奋地加仓,结果周二发现技术团队核心人员跳槽去民企了……气得我晚饭都没吃下。
现在账户还套着,倒是认清一个理:卫星这玩意儿离赚钱远着。国家队技术硬但赚不到钱,民企炒概念一个比一个凶。那天跟券商朋友喝酒,他拍着我肩膀说:"哥们儿,卫星上天前,股价先落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