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我是老王,平时就爱整些数据对比的事儿。今天来说说我怎么折腾“方大特钢”2022年目标价的那堆分析师评级。为啥想起搞这个?挺偶然,上周天儿吃饭,朋友提了一嘴说这钢铁公司的股价被炒得乱七八糟,我就寻思自己翻翻看,免得上当。
第一步:拉数据搞到手忙脚乱
我先蹲在电脑前,跑去几个大机构官网看报告,像中金啥的。可这帮玩意儿太鸡贼了,免费信息藏着掖着的,有些得注册会员才行。折腾两小时,手机充了三次电,终于拼凑出七八家数据:中金、华泰、招商都报了目标价,高的说十四五块,低的才八九块,差距忒大了。中途遇到个坎儿,一家机构的页面加载慢得我想砸键盘,硬是刷新了十来回才蹦出来。
后面得整理清单?我就拿个Excel表格码进去,结果发现格式乱七八糟。中金那儿用元作单位,华泰写的又是啥百分比预测。搞得我直挠头,只能手动改成一水儿“元”来比,花了大半夜时间。攒出个大概名单:
- 中金:14.5元
- 华泰:13.2元
- 招商:11.8元
- 中信:8.9元
- 其他几家平均12块左右
第二步:比来比去发现猫腻多
接着我开始摆弄这堆数据,把高低价拉平看差距。算来算去,最高中金的14.5和最低中信的8.9相差快六块了,这不是逗人玩儿么?我又翻旧报告,瞅见2021年底的预测更离谱,最高十七块最低七块,活像过山车。这时我才明白为啥股价老变:分析师吹得天花乱坠,可实际公司业绩平平,这帮人就打嘴炮扯淡。
最难搞的是评级术语,什么“买入”、“增持”的,我听都听不懂。问了朋友才知道,买入就是使劲吹高,增持是中等吹。可对比一圈,华泰标买入才13块,招商给增持却11块多,合着评级跟价格对不上号嘛这不是坑爹是什么?气得我灌了三杯咖啡冷静。
整完感叹自己白忙活
终于收摊时,我把数据写成博客草稿,分享给微信群。但搞笑的是,我分析完才发现方大特钢2022年真实股价没撑过十块,早就跌成狗了。当初瞎折腾,没用一分钱买股,就图个乐子。更逗的是,写博客那天老婆骂我浪费电,我就乖乖关了电脑陪娃去公园玩了。整体感觉:分析报告跟算命差不多,信了就上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