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开始试了量化核心基金
最近投资这块儿弄得我心烦意乱,看那些股票天天上上下下的,我这种上班族根本没空盯盘。结果上网瞎逛时,听一个老同事吹量化核心基金这玩意儿不错,吹嘘说能翻倍赚大钱,我就觉得,管它,先试试呗,总比把钱放银行里发霉强。于是立马行动,打开手机,下载了个投资App——名字不说了,反正是个大平台的,折腾了半天注册账号,填了一大堆个人资料,包括身份证号和银行卡这些,搞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搞完开户这摊事儿,我就开始选基金了。App里列出来一大堆量化核心基金,我看着眼花缭乱的,全是英文缩写和乱七八糟的数字,真心头疼。我就用了最简单的方法:找过去表现好的那种,随便挑了三个热门款,价格也没太贵,几十块一份而已。然后硬着头皮,从存款里拨了一万块钱出来,分成三份投了进去。这一把操作下来,花了我一个周末,边刷剧边点手机,折腾得手指头都酸了,算是正式入坑。
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三大好处
投完钱后,我也没指望一夜暴富,纯是赌一把的心态。结果盯了俩星期,还真尝出点甜头来。第一个优势嘛就是风险这块儿,控制得真他妈稳。比如去年股市大跳水时,我买的那些股票基金亏了快三成,心里哇凉哇凉的。但量化核心基金这回我查了查数据,它跌得少多了,可能就几个百分点。这玩意儿背后是机器算的算法,自动根据市场波动调整仓位,不像人操作那样脑门一热全梭哈。我心想这下可省心了,晚上睡觉也不怕做噩梦亏损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优势,收益方面稳定得跟开外挂似的。我观察了一个月左右,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大,基本上在1%上下晃悠,没有那种大起大落,搞得心跳加速的场景。跟之前试过的主动基金比起来,它就跟个老黄牛一样,慢慢往上爬。我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月进账几百块,虽然不多,但胜在靠谱,不会突然来个腰斩。时间一长,这收益积累起来,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点点涨,心里特别踏实。
第三个优势,操作起来真省事儿。我这个人懒成狗了,以前投资老要惦记买卖点,错过机会就得拍大腿。这回,量化基金全是自动交易的,系统自己根据设定好的规则跑,我根本不用管。App里定了提醒,我就偶尔瞅一眼,确认没出岔子就行。日子一长,该上班上班,该陪老婆陪老婆,投资这块儿基本甩手不管了。省下来的精力,我拿去健身跑步,生活节奏都顺溜多了。
整个经历到现在的感受
坚持到今年底,我再翻看账户,结果发现本金翻了快一倍,收益累计起来快一万块了。这过程里,也遇到过小坎儿。比如有段时间市场风声鹤唳的,我看着基金小跌,心里有点虚,琢磨着要不要撤出来。但想了下前面的优势,还是忍着没动。结果,它自个儿慢慢弹回来了,跟屁事没发生过一样。这回实践算是我投资路上最稳当的一回了。
我已经把这种基金当成养老钱的主力了。说白了,就是图个省心省力,风险少点儿,收益稳点。那些吹牛说能翻倍的,也别太当真,但坚持投着,还真有点小惊喜。兄弟们要是好奇的话,试试就知道了,记着别贪高,选几个靠谱的平台弄一弄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