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写复盘作业时候盯着自选股列表,突然瞅见中信证券那根大红柱子噌地窜起来,脑门一拍:肯定有啥新动静了!赶紧摸出手机开整。
第一步:全网撒网抓线索
先戳进东方财富看资金流向,好家伙北向资金哗往里灌。顺手翻股热帖,前排全在猜什么"并购重组""政策大礼包",看得我满头问号——这帮人说得跟真事儿似的,源头消息在哪儿?
第二步:刨根问底挖公告
直接杀到巨潮资讯网,结果最新公告还停在上周的股东大会纪要。不死心又刷证监会官网,手指头都划出火星子了,终于在监管动态栏角落里扒到条不起眼的通知:"试点开展跨境衍生品业务",发布时间就比股价异动早半小时!
- 关键细节1:首批试点券商就四家
- 关键细节2:允许对冲境外持仓风险
- 雷点提示:文件第三页小字写着"试点期间暂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
第三步:菜市场级影响分析
马上把通知甩给做美股的朋友看,这哥们一拍大腿:"难怪昨夜中概股暴涨!" 原来机构现在能合法用衍生品护盘了,不用再疯狂抛售股票保平安。再琢磨试点名单里另外三家券商,好么全是中信的老对手,明天板块怕是要集体起飞!
晚上蹲守龙虎榜数据实锤:机构专用席位狂买3.8亿,量化基金在涨停板反复拆单做T。最逗是看到某游资晒交割单哀嚎:"打板打早了,公告没看完就冲锋,明天怕是要割肉!"
掰扯个教训
这种突发消息千万别被股气氛组带节奏。我当时要是跟着喊"重组牛来了",怕是要踩进游资同样的坑。核心逻辑就五个字:给机构送工具。就像给挖掘机队发新钻头,短期活多了高兴(股价涨),但说到底钻头又不零售给散户(个人暂不开放)!
现在端着保温杯盯着盘后期货数据,暗搓搓想:明天要是券商集体高开低走,八成是那帮机构借利好出货——毕竟他们新钻头到手,转头就能砸盘做空赚钱,这骚操作我可见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