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开始这个实践
我平常就爱扒拉投资的事,前几天刷手机看到税友股份这个股票,好多人在讨论咋算它值不值钱。我也不是专家,但总想试试看,万一能学点不就成了个人好素材么?于是昨天吃完饭没事干,就掏出电脑和笔记本,打算从头琢磨一遍怎么给税友股份合理估个价。
头一步:找点基础数据
我先想着得弄点基础东西,啥都不懂哪能行?就打开证券公司APP,搜税友股份名字,结果一堆乱七八糟的信息跳出来。我就一点点往下扒拉,想找收入、利润这些数。一开始跟个无头苍蝇似的,点来点去半天也没啥收获。后来才明白,得看最新财报。
- 查财报:点进去年报那栏,找前一年的总收入净利润啥的。税友股份这不就做财税软件的吗?数还挺好找,去年赚了10多亿,利润大概3亿多。我记在本子上,心里美滋滋觉得搞定初步了。
- 收场:扒拉完这些,花了大半个小时,胳膊都酸了,好在资料齐全了,准备下一步开搞。
第二步:算算关键指标
基础有了,接下来就得算点干货。我可不会整复杂模型,就用点土法子。想着税友股份这公司挺稳的,行业也算热门,琢磨着市盈率(PE)应该合适。说白了PE就是把公司值钱不值钱用数字表达出来。
- 计算PE:我扒拉财报那数,去年利润3亿,股票总价是40亿左右。那就简单除一除:40÷3≈13倍PE。这数正常吗?我又搜同行公司,看别人都是8到15倍,税友这个数算中间档。心里踏实了点。
- 对比看风险:我还瞎琢磨税友有啥风险?比如政策变化,人家主要做税务软件的,万一国家政策改了?我就点开新闻板块看看有啥最新政策,发现近几年都挺稳定的,就没太担心。
算来算去,手上资料整得差不多了,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感觉像小学生的算术题,但还挺有意思。
第三步:结合市场定个价
数据算好就该动手估个最终数了。这步我最头疼,毕竟我不是专业分析师嘛全凭个人经验。
- 参考市场:先看同行估值那PE范围8到15,税友13倍中上水平,靠谱。我再想想税友的成长速度,去年收入涨10%多点,行业平均水平也这样?我就直接按13倍PE,估计今年利润还差不离,算出来合理价大概值43亿左右。
- 做决定:拿这数和现在40亿总价比一下,好像挺合理哈?要是价格低于这数就买点,高于就得小心了。我算完咧嘴一笑,觉得这法子挺笨但管用。
整个过程搞完一屁股坐到电脑前整了两小时,在本子上大大写了个“43亿”,有种小成就感。以后别人问起来,我也能吹吹这笨办法了。
总结一下收获
今天这实践让我明白估值不神秘,就三步:找资料、算基本数、结合市场定个价。完事后我瘫沙发里想,这法子谁都能上手,省得花冤枉钱请人帮忙。好了,下次遇到别的股票再试试,经验值加一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