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直觉得买金条特靠谱,金子嘛硬通货!结果上个月听我一远房亲戚吹牛,说他去年买的金条赚了不少,我心一动就跟着上了车。哪知道这水是真他娘的深,差点没把我呛着。
刚入场就踩了泡屎
一开始我傻了唧的,随便在网上找了个“某某金业”的广告,看他们金价报得比大盘低不少,想都没想就转账订了根100克的金条。等东西寄到手,摸着手感就不对劲——轻飘飘的,边角还有点喇手。我心里直打鼓,赶紧揣着它跑去街边打金店。老师傅拿火枪一烤,好家伙,表面一层金皮,里头居然灌的是钨!当场给我整懵了,再回头找那网站,早就跑路关张了。
摸着石头硬过河
这回我可不敢乱扑腾了。先扒着央行官网和几家大银行的公告看了三天,把什么上海金交所认证、银行自有品牌的门道捋了个遍。重点记下三家银行的名字:中行、工行、建行,能直接从柜台拎出来的那种现货。然后捏着鼻子打电话给本地支行预约,接线员操着标准客服腔跟我掰扯:“先生我们建议您带本人银行卡和身份证来网点办理”,得,还得亲自跑腿。
到了银行更搞笑。穿西装的客户经理把我请进小隔间,摊开五六种规格的小册子。本来想整个大的,人家斜眼瞟我:“现在金价冲400,波动大的很,这玩意儿比A股还飘!”硬是劝我改成50克分批买。付款时更绝,刷卡单打出来让我签名,收据就是张印着公章的破纸条。我捏着那张“金条兑换凭证”心里直犯嘀咕:万一银行赖账?
自己琢磨的保命招
回家对着那张破纸研究半天,总算搞明白四招:
- 死磕官方渠道:认准银行柜台和央行背书机构,路边野鸡店喊破天也不搭理。
- 专挑小克重:50克够玩就行,万一踩雷也疼不死人。
- 分批撒网买:每个月扔点零钱,跌了就当存着,涨了偷着乐。
- 锁进自家保险柜:领了金条立马塞进床头铁皮箱,银行保管费?省下来买肉吃不香么!
上周试着用这法子又入了根20克的中行如意金。这回捏着沉甸甸的小方块,总算敢拿牙啃了下——嚯,真家伙就是硌牙!现在逢人就嘚瑟:玩金子想不翻车?记着离野路子远点,把金疙瘩攥自己手心里比啥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