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时看见有网友问中国巨石怎么样,搞得我也来了兴趣。这公司名听着挺唬人,但咱也不能光听名字就下立马搬出电脑开始扒拉。
第一步:先摸个底
我习惯性去瞅了眼它家是干啥的。搞玻璃纤维的,就是那种用在风电叶片、汽车、建筑材料里的玩意儿。然后顺手翻了下它的股价走势图,好家伙,这K线跟心电图似的,上上下下跳得欢,看得我眼晕。股价这么蹦跶,说明市场情绪波动大呗,有人捧有人砸,挺热闹。
第二步:翻翻它的“成绩单”
光看热闹不行,得看干货。我麻溜地跑去看了它最近发的财报,重点瞄营收和利润。看了几页,心里大概有谱了:卖货能力是真不赖。盘子铺得挺大,全球都能找到它家的玻璃纤维,东西不愁卖。我琢磨着,能卖到世界各地,没两把刷子肯定不行,这说明渠道和市场认可度都摆在那儿。
第三步:盘一盘它的本事
边看资料边在笔记本上划拉,慢慢总结出它家三个特别能打的点:
- 第一,块头大就是省:这公司的产能说出来吓一跳,绝对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龙头。你想,造玻璃纤维那炉子,开一次火成本就固定在那,造的越多,平摊到每一根丝上的钱就越少。所以它家成本就压得比别人低,卖一样的价,它赚得就多;就算价格战,它也比别人扛揍。
- 第二,会自己“喂饱”自己:玻璃纤维要用矿石、燃料。我发现它挺贼,自己直接去上游控制了矿山资源!什么叶腊石之类的关键原料,它都能自己搞到稳定的供应。这招太狠了,不怕外面原料涨得飞起或者被人卡脖子,自己挖,自己用,成本稳当还安心。
- 第三,舍得捣鼓新玩意儿:我特地看了下它投在研发上的钱,确实不少。公告里总提它们搞出了什么超高强纤维、超细的电子纱这些听着就高级的货。玻璃纤维这行也不是一成不变,新技术冒出来,老产品可能就没人要了。它能一直砸钱搞研发,起码说明它想一直站在最前面,不被淘汰。
琢磨
看完这一圈,我心里算是对“中国巨石怎么样”有点数了。龙头地位稳稳的,成本卡得死死的,关键原料自己抓在手里,还一直折腾新技术想走得更远。这几点确实硬气,放到市场上绝对算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儿。
不过我也没被优势冲昏头。玻璃纤维这东西,说到底还是跟着风电、建筑这些大行业混饭吃的。要是哪天风电场装得少了,或者房子盖得慢了,需求“唰”地掉下去,就算成本再低、矿再多、新东西搞得再猛,卖不动也白搭。所以这公司行不行,还得盯着它下游那几个“金主爸爸”的脸色。
折腾完这一通,我就把笔记整理发出来了。结论嘛优势是真优势,但行业周期的风也不能不防,买不买股票看个人风险偏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