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春那会儿我就琢磨,经济环境这么拉胯,上头肯定要搞点重组动作。当时我就翻抽屉找出压箱底的小本本,开始扒拉那些可能被重组的公司。
第一步:先筛行业
我蹲电脑前戳开七八个财经网站,把电力、钢铁、军工这几个总被点名的行业名单全扒拉下来。好家伙,电力板块就四十多家上市公司,光看股票代码看得我后脖颈发凉。
- 军工就盯南北船那几家嫡系
- 电力专挑区域小霸王
- 钢铁专找亏得裤子都当掉的
第二步:翻老黄历
前年重组过的公司全被我拉进黑名单。上周五刚宣布并购的某航空股,我特意把公告PDF下载了打印出来,拿红笔在"三年不重组"那行字底下划了粗杠杠。
最离谱的是某地方水泥厂,我半夜翻他们五年前公告,发现重组失败原因是当地国资委吵架,这事儿还是在小股里扒出来的内幕。
第三步:查户口本
看吐了二十几份年报后摸出门道:凡是集团旗下只有两三家上市公司的,绝对比那种子孙满堂的靠谱。记得当时把某能源集团子公司名单铺满整张饭桌,结果我家猫跳上来踩了个脚印,正好盖住最可能重组的那家。
踩坑实录
四月份真金白银扔进去三支股,两个月后啪啪打脸:
- 有家说好五月重组,结果董事长突然被带走了
- 有家地方国企传出风声要合并,等我杀进去才发现同名集团有四家上市公司
- 最坑的是某军工股,停牌前追进去,复牌直接吃三个跌停
死磕出来的门道
蹲了半年重组区总结出血泪经验:
- 别信券商写的"深度报告",去年推的十家重组预期股现在九家没动静
- 地方国资委官网比公司公告靠谱,有次在山西国资委通知里看到"推进省属企业整合",隔月就真重组了
- 股东人数跌破三万的小盘股,比那些散户扎堆的容易重组得多
现在回头看我去年押中的两家,都是按这套土方法筛出来的。虽然年初那波军工重组潮扑空了,但九月份电力重组启动时吃的肉,直接把全年亏损都填平了。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信息战,现在我家打印机硒鼓换得比牙刷还勤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