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到武汉凡谷电子在招人,突然想起这家公司好像上过市,有点名气。我寻思着“上市公司听着挺牛,实际到底咋样?”,干脆花了一下午把它里里外外扒了个底朝天。
从查资料开始挖老底
我先把电脑打开,直奔那个查上市公司信息的网站。输入“武汉凡谷”,啪一下就跳出来了。我眯着眼睛看它的核心业务,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做天线和滤波器的吗?”印象里满大街都是这类公司。
手一滑点开财报,我耐着性子一行行看。好家伙,连续几年营收在20亿上下打转,跟过山车似的——2021年冲到过25亿,2022年又摔回19亿。翻到净利润那栏更搞笑,去年赚了2.5亿,前年才1.2亿,波动大得像在赌场下注。我嘟囔着:“这业绩稳当点不行么?看得人心慌。”
找内部人套情报
光看数字实在不过瘾,我直接微信戳了个跳槽过去的哥们。等他下班回电话,我张嘴就问:“你们厂区还轰隆隆响不?加班狠吗?”他在那头直叹气:“生产线跟打仗一样,半夜下班是常事。搞射频元件的嘛订单一来机器24小时转,人在旁边熬鹰。”接着开始倒苦水:
- 工资太实在:基层普工拿五千算不错,技术员也就多个一两千,年终奖聊胜于无;
- 地方是真偏:坐班车到光谷都要晃荡一小时,晚上想吃碗热干面都没地方;
- 晋升像爬悬崖:干五年还是技术员的大有人在,上面位置早被占满了。
挂电话前他还补了句:“不过五险一金倒老实交了,这点比周边小作坊强。”
产业链里看门道
想到华为5G炒得火,我赶紧查他家客户名单。结果发现七成订单靠几个大厂吊着命,华为、中兴、诺基亚排着队。当时就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跟村里种苹果似的?苹果贩子压个价,一年白干!” 转手翻了翻行业研报,白纸黑字写着“通信射频件毛利跌破20%”,怪不得他家净利飘忽不定。
车间门口蹲真相
光听人说哪够?第二天我油门一踩奔去江夏。隔着厂区铁栏杆瞄见车间还是上个世纪风格,灰扑扑的水泥墙,排风口都锈了。门口公告栏贴着张告示:“急招焊锡工,经验不限”——这薪酬还没隔壁电子厂高。
蹲到中午饭点,看一群群穿着褪色工服的年轻人涌出来,个个蔫头耷脑。我跟着其中几个拐进城中村快餐店,听他们边扒饭边抱怨:“计件单价又降了”“这个月夜班补贴取消”“组长说再出错扣半月奖金”。
拼出个完整图
回家的路上我咂摸着今天挖的料:
- 表面风光:顶着“上市射频龙头”名头,赚的是辛苦铜板钱;
- 命悬一线:大客户咳嗽一声它就感冒,行业卷成麻花毛利越来越薄;
- 底层实况:干活累、工资平、上升堵,适合能熬的本地人。
等红灯时突然想起十年前我在东莞电子厂的经历——当年也是给诺基亚做按键,结果智能机一火,整个部门直接裁光。说到底,在代工产业链里混饭吃的企业,终究只是浪头上的小船。但凡谷还算好的,至少船没沉,就是甲板上的水手们,难免溅得一身狼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