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农业股票一览表,茅台镇的那些低价酱香酒是粮食酒吗?
谢邀
工艺成本决定价格
说到酱香酒的传统工艺,就需要知道:坤沙、碎沙、翻沙和串沙。
我们从工艺中,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因为投入成本不一样,影响了酱香白酒的价格。
坤沙酒(捆沙酒、坤籽酒)工艺
坤沙酒工艺是严格按照传统的酱酒工艺进行生产,整个生产周期长达1年。一年中经过2次下沙(投料,红缨子高粱<糯高粱>),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最终的基酒,还需要经过3年以上的窖藏才会出厂。
坤沙工艺使用的高粱颗粒完整度很高,破碎率是小于20%的。因为高粱基本是完整颗粒的,用的还是茅台当地的红缨子高粱,所以可以得到7次的取酒,如同一层一层的拨除外衣一般将其精华取出。
碎沙酒
碎沙酒可以理解为简化版的坤沙工艺,目的是为迅速制酒。
碎沙工艺,是将高粱进行打碎,一般蒸煮2/3次就会把酒取完。生产周期相对坤沙工艺要短,出酒率非常高,当然品质相对坤沙工艺制出的酒,就没那么好。
翻沙酒
翻沙酒是用了坤沙酒9次蒸煮后剩下的酒糟,再加入新的高粱和曲,再度酿酒。翻沙酒生产周期非常短,出酒率很高,但是酒就很一般了。
串沙酒(窜沙酒、窜香酒)
串沙酒同样是用坤沙酒9次蒸煮后剩下的酒糟,但加入的是食用酒精进行蒸馏而出。所以串沙酒谈不上生产周期,只要有酒糟,就能够制酒。
酒精酒勾兑
以为串沙应该是最便宜的酒了?其实不然。
据我们了解,目前新制酒工艺中,可以通过食用酒精勾兑各类香料,以达到酱香酒的口感。这个是目前所有制酒工艺中,成本最低的产品。
轮次及香型决定价格
坤沙工艺中,酱酒的7次取酒中,不同轮次的酒,也区分了其价格。3/4/5轮次的酒是坤沙工艺中的灵魂,又称之为大回沙。其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醇厚、酒体丰满;第6轮次的酒,称之为小回沙。醇和、糊香好、味长;第7轮次的酒,称之为追糟酒。醇和、有糊香、略微苦、糟味明显。
这里可以看出,哪怕都是坤沙工艺的酱酒,也会因为不同的取酒轮次,产生不同的价格。不过优质酱香酒都是用不同轮次的酒勾调而成的,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酒勾酒。
坤沙酒按照香型主要分三个类型:酱香: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窖底香:窖香浓郁、醇和、味干净;醇甜: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同样,不同的香型也会影响到酱香酒的价格。
不同等级的酱香酒价格也不同
根据每一轮次应有的典型特征,针对所取酒样,通过闻香和口感的感官品评,客观描述其风味特征及主要优缺点,综合评价,给酒样进行等级划分,从高到低可以分为:特级、优级、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不同等级的酱香酒,价格也不同。比如等级高的碎砂酒有空能比等级低的坤沙酒价格贵。
基酒产量多少决定价格
在说基酒之前,需要有一个共同认知,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成品酱香酒,都是用基酒(酱香坤沙轮次酒、碎沙酒、翻沙酒等等)勾兑出来的。
这么一看,基酒非常重要。
所以对于酒厂而言,基酒产量越大,代表能够出售的酒越多。相应整年要达标的销售额越容易,每瓶酒分摊的销售价自然就可以越低。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去年基酒产量低,为什么今年会放出那么多酒?这不正常啊。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对于正宗的坤沙工艺酱香酒,是需要酒库存放3~5年的。今年放出的酒,用的应该是往前推3~5年的基酒。
当然,对于其他工艺制酒,价格上这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
勾兑老酒的年份决定价格
如上题中所述,成品酒是经过基酒+年份老酒勾兑出来的。
所以影响价格的因素还会是勾兑老酒的年份而定,例如15年老酒勾兑肯定比5年老酒勾兑要贵。
国酒茅台最珍贵的,就是一批超60年的老酒,其勾兑后的酒全国仅几人能喝到,听说酒感非常的好。曾经有篇报道讲述棋圣聂卫平收藏的一瓶超过60年的茅台老酒,季克良用1958年的茅台酒进行勾兑,市面仅此一瓶,其价值超然。
至于新工艺制酒勾兑或勾兑水的,则不在此参考之内。
包装和广告投入决定价格
最后,决定其价格不同的还会是投入的包装和宣传广告的成本分摊。包装漂亮、高端上档次,酒价肯定要贵不少;广告投入越多,那么酒价肯定要贵不少;商人都不笨,投入的肯定要从销售中赚回来。
在某宝购物网站上搜索茅台镇白酒,竟然出现了6.5元、9.9元的酱香型白酒,而且产地还是贵州茅台镇,不过发货地点居然在郑州。9.9元的还包邮。如果真正让利消费者还好但抛开道德不顾只为盈利你安心嘛?逛了一圈,发现了很多“特价”“纯粮酱酒”。
进去看了一下,发现9.9一瓶的也有,而且销量还惊人,还大言不惭说是纯粮食老酒,至于这些低廉的酒精酒,不用多说,估计大家已经可以猜到长期喝那样的酒那是怎样的结局。实在看不过眼,施公今天带大家从成本的角度来剖析一下,正常的一瓶酱香型粮食酒从购料生产到出厂在市面上销售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说到成本,我们首先要了解酱香型的生产工艺(298732)这有利于我们后面更深一步的了解成本的构成。
2~两次投粮
9~九次蒸煮
8~八次发酵
7~七次溜酒
3~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2~两长:基酒生产周期长(1年1次)基酒储藏时间长(至少3年)。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是高粱。这种高粱是产于仁怀境内和川南的糯性高粱,俗称红缨子高粱,颗粒坚实饱满,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的优质高粱,这种高粱的成本在3.5-4.5元/斤,但是只有高粱出不来酒,必须有酒曲。
所以,第一步要先制造酒曲。酒曲的制造原料是小麦,而且还要原来剩余的酒曲加进去才行。小麦的成本在3-4元/斤。制曲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五月初,这个时候天气正热,各种微生物活跃,便于酒曲发酵形成。
做好之后,用草包起来存放,让它再自行发酵。十几天后,拆开,翻翻面,再继续发酵。这个工艺过程叫“装仓”和“翻仓”。经过三~五个月几次折腾之后,就可以用了。
农历九月份,这个时候有了合格的酒曲,可以开始对高粱进行发酵了。高粱发酵是连同酒曲放进窖池,这个叫“下沙”,沙指的就是高粱。
这就是:端午节制曲,重阳节下沙。
下沙要分好多次,每次下沙是酒曲和高粱按一定比例混合装进窖池。下沙之前,要先在池外发酵。混合后堆起来,发酵就开始了,混合物开始发热,加速发酵速度。等发酵到整个堆外面都烫手了,就算成熟了。温度是用手来测量的,全凭经验。成熟的一批混合物,放进窖池。开始第一轮的发酵。
酱香型白酒用的窖池,是用当地特殊石砖砌起来的,其他的香型直接是窖泥。
一个月后,弄出来,加上新的高粱,进行蒸煮,再堆起来池外发酵,成熟后再放进窖池。
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等窖池的混合物发酵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酒了。
酱酒出酒的过程和其他蒸馏酒工艺最大的不同是,每次蒸馏出酒后都要把酒糟收起来,摊开、凉凉,再堆起来发酵。池外发酵完毕,再次放进窖池发酵。
一批发酵成熟的混合物要经过7到9次这样的过程,才算出酒完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溜酒(简称七轮回沙工艺)。
九次出来的酒,味道也不一样。第一次出酒,味道酸、辣、涩都有。最后一次出酒,有焦糊的味道。中间几次出酒,味道是最好的,最纯净的。
我们留意一下时间,等最后出酒的时候,基本都到了第二年了。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基酒的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这个时候的酒,还不能喝。
经过几次蒸煮,出来了不同阶段的白酒,要分开存放,头酒在一起,尾酒在一起,不能混淆。
存放这些原酒,工艺叫贮存,需要的时间是三年。三年之后才能拿出来进行勾兑。
大家算一下,等你勾兑的时候,从你制曲开始,几年了?四年左右了吧。
前面的工序,大家都一样。各家酒体味道的区别就在最后一道工序:勾兑、调味。完成之后装坛封存,满一年,才算成熟。如果没算错的话,现在应该是五年后了。
但是,五年就能喝上好酒吗?还是不可以的!我们现在调制的酒水,还仅仅是用你这一批出的酒。用的是去年的酒来勾兑的。这根本就不能叫好酒,因为口味太新。怎么才能口味醇厚呢?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老酒。
什么叫老酒?去年的叫老酒吗?前年的叫老酒吗?好像都不够!一般来说,没有五年贮存的白酒做基酒,都谈不上好酒。现在问题来了,你要喝上好喝的酱香型白酒,就需要5年前的酒水。那么,5年前的酒水,是几年前开始酿造的呢?
太震撼了,一个酒厂,没有十年酿酒历史,只能购进其他酒厂的老酒。而这样的老酒成本巨大。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成本也就清晰可见了。
酱香型白酒,一斤高粱出2两酒。一斤酱香型白酒5×3.5元,17.5元。
现在纯种西门塔尔牛价格多少?
概述:
进入2016年以来,国家全面反腐及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下,农民打工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同时农业玉米等粮食受进口粮食低价冲击,导致国内种地投入与收益成本“差”越来越小,渐有持平趋势。故,国家大幅扶贫,用养殖业拉动农民收入。目前全国黄牛行业价格基本相差不大, 对于报价十分低廉的地区可见并不一定真实。而在这个大趋势下,牛行,有渐长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共同抓住机会。我们以最真实,真诚的报价及服务期待着与您的合作;
收支概况:
报价:
西门塔尔公牛:
300-4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2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4斤。
500-6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1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4斤。
700-8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0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斤左右。
西门塔尔母牛:
300-4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3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4斤。
500-6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2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4斤。
700-800斤,平均每斤收购价格11元左右,平均每天成长3斤左右。
架子母牛,平均每斤收购价格9元左右(根据实际年龄及质量情况,上下浮动)
饲料投入:
平均每头牛,每天10-15块钱左右 饲料不同育肥出来牛肉的品质也不同。
出售价格:12-14元不等
以公牛500斤计算:
收购成本:
育肥7个月计算:
7个月总成长重量: 斤
喂养成本:
7个月牛肉总计:
盈利:
总收入:
总盈利:
平均每头收入:
总结:平均每闲牛利润空间大约在5000-6000元左右
河南地区什么时间猪价能够涨到这样的行情?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今日猪价又是一个上涨日,可看夏至过后猪价连连涨,其中多省份的生猪价格一如既往的还在涨势,感觉快有点控制不住了,最近几天的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生猪价格高涨猪肉也是一起涨,虽说现在有的消费者对于猪肉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像广东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猪肉价格都在20多元一斤,有的地区的猪肉价格甚至到了22元左右,别说不感兴趣,过几天你能不能吃的起还是个问题,反正我是吃不起了!不过对于夏至以后猪肉的销量可能会锐减,主要还是由于天气热,吃猪肉有点油腻,主以清淡饮食为主!现在全国猪价刚上一片大好,各个地区也是积极配合价格上涨,但是有的地区价格上涨速度似乎有点缓慢,比如现在的河华中地区河南上涨速度还是缺乏动力,现在的价格也是保持了一段时间,从6月20的行情来看,目前只是涨了0.1元的价格,可以说是涨的微乎其微,河南地区上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之前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河南地区出现的灾情也连续不断,处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由于地里环境的问题,也是导致频发猪瘟的主要原因,受灾情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养殖户也是对非洲猪瘟的恐惧,目前河南地区生猪养殖户也在减少!养殖户持续在减少,那么生猪存栏量就是无法达到一定的出栏要求,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空栏的情况,加上屠宰企业在5月份进入了百日自检的行动中,河南也是一些屠宰企业比价多的省份,主要的原因是还是猪肉制品的深加工产业较多,一些屠宰企业由于在自检中出现问题,无法进入市场,所以导致收购生猪缓慢,一方面是出栏量减少后,部分屠宰企业面对养殖户的生猪价格抬高销售,屠宰企业无力收购,所以暂时性不在收猪!由于屠宰企业的库存还有冻肉的存在,所以现在的河南市场上都是销售的部分冻肉,这些冻肉也是目前唯一支撑河南的猪肉缺口,不过对于一些加工企业的地区,现在面对的猪肉缺口也是非常的大,加上前段时间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加工企业慢慢的在恢复,可以说后续河南生猪市场也会出现价格比较高的行情,可以拭目以待!聊完河南地区,我们聊聊其他地区,目前作为全国地区久久没有出现上涨的西南地区今日也是出现了上涨的空间,但是上涨幅度不是很大,西南地区也是一直处于低价期,不过随着现在的全国价格回暖后,西南地区也会快速的恢复到高涨的行情来,所以这些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可以的,目前全国一片大好,最近几天能突破11元的城市也会增加!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全面还望大家补充,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头条号三农堂广讯,点赞太容易,点个关注更显真情🙏🏻🙏🏻🙏🏻
指数连续两日的大涨后?
前两日指数大涨,是狂拉金融权重的结果,虽然成交也放量了,但量能不足以突破前高。大多数股票基本没动。今天,本来是权重搭台小盘唱戏的时候,可是今天的大盘,除了农业股一枝独秀,其他的都偃旗息鼓。
其实这波上涨就是一个假象。用某只保险股的两涨停营造牛市气氛。让前段时间割肉逃跑的散户高位接盘。那只保险股的一个涨停只成交25亿,加上证券、银行的成交,净流入的资金和前段时间流出资金相比,相去甚远。聪明资金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伎俩。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这是一项重大改革,这个节骨眼上,大盘是不能跌的,否则会被人诟病,比如之前推出的熔断机制,就因大盘暴跌而草草收场。如果这个时候大盘暴跌,那历史就会记录下创业板注册制的污点。对后面A股注册制的推出,埋下伏笔。所以大盘被无形之手拉高。有利好吗?本来15日的谈判被看做是潜在的可能利好,可是后来推迟了。其他的利好能支撑100多点上涨吗?那都是预期内的,这些利好只是大盘涨了以后的意淫罢了。
接下来怎么办?后市怎么走?1、大盘大涨的基础不存在。之前的3458点,日均成交1.5万亿。现在的成交量1.0~1.2万亿左右,没有新的增加资金介入,是不足以上冲的,即使狂拉金融股短暂逾越,没有成交的支撑,还是会回来的。
2、基于创业板注册制的原因,以及这两天万亿的成交。政策面、市场面,都没有大跌可能。
综上所述,后市以震荡整理为主,等平稳度过24日前后半个月的时间,再综合市场因素,选择方向。
操作上,切不可大涨就追,大跌就割,逢低潜伏有业绩支撑,低位放量个股。看不懂就尽量不要参与。
最后祝愿大家股票天天收获涨停。点赞关注,好运伴随您!
全面下跌已结束了吗?
结束了呀,且看3月31日猪价总结:
这不全线飘红正在上涨吗?以目前各位养殖户对抵制屠宰企业高涨的积极性来看,现在这个猪价大家还会继续抵制一段时间,只要养殖户控制好出栏节奏始终把出猪的节奏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猪价就不会出现下跌。
再结合最近的猪价利好比较多,家里存肉逐渐消耗掉,对鲜肉的消费会有所增加。而且进口关税的提高,又会降低进口猪肉量,这一减一增势必会再次促进生猪价格上升。
但是各位养殖户要注意,虽说能繁母猪数下降了,但是出栏肥猪数并没有下跌,决定猪价的根本还是供需关系,通过养殖户的压栏才让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转变,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猪价再次回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希望养殖户可以借助此次提价的机会把适合出栏的猪及时出手。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多少人因为春节前的一个不到8块钱不卖,那就一种没卖,养到了现在,不是少赚了多少钱,而是亏了多少钱。
文/果然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