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粉丝在后台问我开港股账户该选哪家券商,说看艾德证券广告打得凶,但心里没底。刚好我上个月换券商时挨个试过几家,今天就把实操记录甩出来给大伙参考。
第一步:先薅羊毛摸底细
趁着双11券商都在搞开户活动,我拎着身份证直接冲了线下营业部。艾德证券的小哥端茶递水特别热情,开口就是“咱家用港币结算免兑换费”。结果扭头发现邻座大妈正为汇率波动投诉:原来提款时按他们自定汇率算,里外里差了三碗云吞面钱。
第二步:手贱实测交易系统
回家我就下载了五家券商的APP开始折腾:
- 艾德界面闪退三次——挂单页面直接卡成PPT
- 某蓝Logo券商每笔交易收$25手续费
- 某老牌券商倒是不卡顿,结果发现暗藏玄机:买腾讯每手收$10平台使用费
气得我半夜捶床板:这不就是给券商当韭菜?
第三步:硬刚客服显原型
第二天故意找茬打客服电话,各家反应笑死人:
- 艾德电话转人工等了8分钟,接起来说粤语听不懂我的塑料普通话
- 某家用智能客服绕圈半小时后断线
- 只有绿Logo券商秒接还主动发邮件解决问题
当时就悟了:吹得天花乱坠不如接线大姐喊我一声“靓仔”来得实在。
最终暴言
上周带我表弟去开户,这小子刚掏出手机就被艾德拉新礼包迷花了眼。我直接把开户协议翻到第37页指给他看:“活动期间免佣金”下面印着蝇头小字——三个月后每笔交易收0.25%平台费。表弟当场倒吸冷气:“比我妈买菜砍价还狠!”
现在用的券商虽然APP图标丑得像二十年前QQ空间,但人家起码把收费明细贴脑门上。这年头选券商跟找对象似的,花言巧语的不如实诚过日子的。各位记住:凡是广告里说“全市场最优惠”的,记得带放大镜看合同!
(突然接到幼儿园电话说娃打架) 不说了去赔医药费了,反正你们记住核心口诀:能下菜单的奶茶店未必好喝,能炒股的APP真未必省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