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价值今日净值,会不会像股票一样跳楼?
每年牛市,股票市场都要“一夜暴富”的神话,一朝熊市,也有不少股民走投无路跳楼的新闻。股票市场的起伏波动剧烈,老话说,股市七赔二平一赚,不少散户就是因为股市的波动而出现亏损。
作为对照,基金的表现如何呢,会不会也像股票一样,让投资人走投无路“跳楼”?
01 不同基金的投资风险各不相同随着基金市场的发展,基金的种类日渐繁多,不同的基金,风险收益比是不同的。
第一,货币型基金基本可以做到保本保息,例如支付宝中的余额宝,虽然七日年化收益节节走低,但是暂时还没有出现过亏损的先例。第二,债券型基金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亏损的可能性也比较低。拉长投资年限,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在8%左右。第三,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以股市作为投资标的,基金净值与股市呈现强关联,股市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基金业绩。如果A股急挫,出现断崖式下跌,那么基金也会出现巨额亏损。但是,整体来看,基金净值的起伏波动小于股票。基金公司从投资人出募集资金,通过专业的分析研判,买入不同的股票,单只股票可能连续跌停,股票组合的风险却会减少很多。
02 不同的周期,基金亏损幅度各不相同基金最多可以亏多少钱,我们可以使用“最大回撤”指标来查看。所谓“最大回撤”是指,基金在选定的周期内,基金净值在最低点时,基金收益回撤幅度的最大值,也就是投资人可能面对的最大亏损。
举个例子,下图为基金1-7月的净值走势。基金A出现两轮回撤,第一轮回撤为1元买入,净值回落至0.8元,此时的回撤率为20%;第二轮为2元买入,净值回落至1.4元,此时的回撤率为30%,因此,1-7月,基金A的最大回撤率为30%。
买入基金的时间点,直接决定我们基金亏损的最大额度。如果你在震荡市中买入基金,基金涨涨跌跌,整体亏损可控,但是如果你在牛熊转换时买入基金,正好买在市场高点,那么你的亏损幅度会很惊人,基金的“最大回撤率”也很高。
以2015年A股的牛熊转换周期为例,假设你2015年6月在A股高点买入基金,随着市场崩盘,到2016年2月底,你的亏损幅度可达多少:
①混合型基金: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当时市场1000只混合型基金中,有近600只基金最大回撤超过40%,其中,多达320只基金净值最大回撤超过50%。
亏损最多的混合型基金是汇添富社会责任,最大回撤高达-67.71%,也就是说,你投资1万元,就会亏损6700余元。
②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有持股的仓位限制,按照规定,股票型基金的最低仓位为80%,也就是说,哪怕你发现了市场暴跌的趋势,你也必须保证持仓。
据Wind资讯统计,在约140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共有55只基金最大净值回撤超过50%,其中,最大回撤超过60%的有6只基金,回撤幅度最大的基金为汇添富移动互联。
③指数型基金:个股可能清盘,但是指数不会消亡,在很多投资人心中,投资指数型基金安全性能更高,毕竟指数基金中包含一篮子股票,正常经济社会中,企业很少集体破产。
然而实际上,指数基金同样有风险,虽然他不会亏到一毛钱都不剩,但是它可能腰斩,甚至脚踝斩。同样是2015年,中证传媒指数的最大亏损高达-78.07%,创业板50的最大亏损也高达-74.93%。
2015年的股灾,是近期最典型的暴跌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基金最多可能出现的亏损。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常说基金风险小于股票,但是真正遇到股指暴跌,基金的亏损幅度最高可超过70%,哪怕后期基金净值翻倍,投资人依旧亏损。
03 基金与股票的区别:赎回自由基金与股票在卖出机制上存在本质的不同:
卖出股票,需要有相应的第三人接盘,有人买、有人卖,股票交易才能成功。市场大跌时,大众普遍对于市场持悲观预期,没有买盘,很多投资人只能看着股票贬值、资产缩水。
基金则不同,基金的本质是代客理财,投资人委托基金公司代为炒股,投资人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结束委托协议。也就是说,投资人有赎回基金的自由。
因此,虽然刚刚说到极端市场环境中,基金的最大回撤可以接近70%,但是很少投资人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资产贬值,他们可以在市场大跌时,及时卖出基金止损。理论上看,投资人购买基金实际的亏损,会小于基金最大回撤。
基金赎回自由是投资人的“安全阀门”,让他们在极端市场环境中,多了一丝腾挪转身止损的可能。
综上,不同基金的最大亏损风险不同,混合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与A股联动性大,极端环境,最大回撤可能高达70%。但是,相比股票,基金可以自由申赎,能在一定程度上躲避亏损风险。
你买基金最多亏了多少钱?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
是单位净值越小越好吗?
买指数基金之前要理解什么是指数基金,以及它的运行规则。如果这两者理解了,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也就解决了是否是单位净值越小越好,以及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定义:是指以特定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求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比如沪深300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该基金的所有或绝大部分资产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权重来配置资产。假设该指数基金总资产为100亿,中国平安的权重为7.67%,那么就是将7.67亿的资产配置平安银行。
如果中国平安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其他299只股票保持不变,那么沪深300就会按照“中国平安上涨幅度*7.67%的比例”上涨。
换句话来说,指数基金的根本原理就是剔除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即被动型基金,跟随市场变动而变动,跟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无关。
指数中的权重是怎么来的呢?每种指数都有其特定的参照标准,比如沪深300指数是依照规模和流动性两个根本标准。而在编制方法方面,因编制指数的公司采用的方法不同,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比如沪深300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而成,其采用的方法就是加权平均法。而道琼斯指数则是由道琼斯公司编制,其采用的方法则是算术平均法。
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都是按照指数权重来配置资产的。而最终的权重结果是由报告期指数所决定,比如沪深300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
沪深300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指数=∑(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指数。
指数基金主要分为etf基金和etf联接基金我们一般在支付宝或者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指数基金为etf联接基金,而不是etf基金。因为etf基金是不能够用现金申购和赎回的,只能通过指数对应的一篮子股票(沪深300为300只股票)换取etf基金份额,或场内竞价交易。
etf是什么意思?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实上etf它就是基金,“etf基金”后面再加个“基金”是多余的,但这里只是为了更好理解罢了。
Etf基金是场内基金,不能通过现金在场外申购和赎回,它只能在交易所通过竞价交易进行买卖。所以,我们在支付宝或微信,甚至基金平台购买的指数基金,它们都不是etf基金,而是etf联接基金。
什么叫etf连接基金呢?即该基金与etf基金相联接,表现为etf联接基金主要资产(非全部,etf是全部)配置etf基金,但保留有少量的现金资产,以备人们随时现金赎回——跟etf存在跟踪误差。
Etf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吗?实际上etf基金跟指数也是存在误差的,但是其误差极小,因为其可以将全部资产配置股票,不需要保留资产(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对应基金份额)。误差就出现在权重比例分配有微小差异,比如中国平安权重为7.67%,那么在配置时可能因各种原因配置成7.66%。
但是etf联接基金存在更大的误差,它本身以etf基金就存在较大的误差,特别是那种不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增强型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和增强型指数基金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虽然保有少部分的现金资产,但是部分的资金是完全复制指数,即按照指数权重将资产配置指数基金。比如该基金资产100亿,有5亿是现金资产,那么剩余的95亿都是购买etf基金(按照etf基金的权重配置)。
也就是说,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也就是现金资产部分(实际情况,在权重配置方面也会有所出入,因为报告期后基金买卖没有那么精确),比如上面的例子跟踪误差就是5%。
而增强型指数基金它不是完全按照etf基金来配置资产的,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国平安在沪深300的权重是7.67%,按照这一比例95亿应当有95亿*7.67%=7.2865亿配置中国平安。
但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基金经理可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觉得中国平安未来上涨空间不大,那么它的配置比例可能是7亿,而不是7.2865亿——跟踪误差会进一步放大。
指数基金对应的股票是一成不变的吗?不是的,它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比如沪深300报告期为半年,即半年会重新筛选300只股票,且权重也会跟随规模和流动性变化而变化。比如2017年8月沪深300中的中国平安权重只有5.48%,而如今却是7.67%。
指数的数目虽然是确定的,比如沪深300就是在沪市和深市中筛选300只股票作为样本,但是它同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在筛选好股票,而不好的股票却会被剔除对应指数。即指数基金对应的股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存在积极的效用,特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执行的效用,通常比基金经理单凭经验执行的效用更高。
因此,巴菲特才会强烈建议购买指数基金——然后安心的工作就足够了,不必为投资抓脑袋,同时也通常投资收益能战胜大多数专业投资者——其实比较我国的指数基金与其他主动型基金就一目了然了。
基金单位净值越小越好吗?需要注意什么?如果有仔细阅读上述文字,相信你已经解决了这俩问题。
购买任何基金都与基金单位净值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基金它本身就是分散的投资,股票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基本在20只以上,其中前10只为重仓股。
单位净值较高不能说明股价相对较高,可能基金经理买在低位,以及长期高卖低买,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拉高基金单位净值。那么相对于老基金而言,应当是基金净值越高越好,毕竟基金单位净值是“确定收益堆上去+现有持仓股价表现”——说明基金经理有一定的水平,长期盈利。
然而对于新基金,可能基金净值越小越好,比如市场行情突然下跌,导致较为严重的亏损,而后期逐步加仓,行情也向好,基金份额持有者便大量获利。
但是基金单位净值并不能判断一只基金好坏,一只基金好坏要从过往业绩和规模去看。比如老基金净值较高,表明它有较高的收益增长,而新基金时间较短未能体现业绩;再比如规模较大基金收益业绩通常表现较为稳定,要么它又怎么变成大基金的呢?——基金好坏与单位净值的高低是无关的。
在单位净值方面,被动型基金与主动型基金差不多,但被动型指数基金单位净值通常是市场行情的直接表现,比如中国平安大幅上涨,指数基金净值就能大幅上涨,不存在“已确定收益”。
所以,购买指数基金主要是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与单位净值是没有关系的,是要剔除“确定收益堆上去”的净值。也就是说,同一只对应完全复制型指数的基金,它跟基金净值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都是完全复制,比如中国平安涨,而配置的比例一样,指数基金涨的比例也是一样的。
比如华夏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单位净值为1.33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连接基金单位净值为1.3843元。假设这两者配置etf的比例都是95%(保留5%的现金资产),那么etf上涨2%,这两者的etf连接基金都是在自身的单位净值上乘以2%,基金持有者的获利也仅有2%。如果购买100块钱,不管买基金净值高的还是净值低的,都是赚2块钱。
那么这两个基金为什么出现净值差异呢?etf基金不存在差异,它对应的就是指数。也只有场外的etf联接基金才有差异,因为它配置etf基金的比例不同,比如华夏沪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5%,而易方达沪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7%,当行情较好时,易方达沪深300单位净值就相对较高。
同时,两只基金的成立与建仓时间存在差异,基金净值也就错开,但单位净值的高低与投资者收益和风险是没有关系的。
需要注意什么?显而易见,就是跟踪误差,特别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踪误差,也就会导致跟踪同一指数的指数基金单位净值有高低之分。
如果你没有投资经验,且采用定投的方式,更建议选择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如果有场内基金投资经验,更建议选择场内etf基金,而不是场外的etf联接基金,因为etf联接基金相较于etf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踪误差,特别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会颠覆当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吗?
1.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可以投资股市和会投资股市是两个概念,会投资股市和能有大量的资金投资股市又是两个概念。
2.现在市场上有众多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如果与基金公司或私募相比,投资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人们会购买这些投资股市的理财产品吗?而且目前市场上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就那么多,银行理财公司也只能挖人来管理投资股市的理财,这些基金经理的业绩会因为跳槽而有质的飞跃吗?我看难。
3.除非投资股市的银行理财都做成封闭式的,一年甚至三年开放一次,这样才能管理人有时间和精力来做好长期投资以穿越牛熊。不过,好像不太现实。毕竟,大家最喜欢的理财产品其实是货币基金,可以随时赎回,一年期的理财都很少买,还有多少人会去买一年期的投资股市的银行理财呢?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我是司南立冬,欢迎关注,后续更多走心分享!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好?
当然是买基金好,从题主的提问来看,应该是对股票和基金都不是很了解的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懂的不要碰,不然贸然进入就无异于赌博,至于是赔是赚,就只能看天意了。
股票和基金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如果要详细把二者的区别讲清讲透,可能需要大段的文字。
所以,我就简单来说,股票就是上市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它最为主要的特点是涨跌剧烈、幅度大,而且,股票的涨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预测。
这些特点也决定了股票的魅力,有的人凭运气也好、凭技术也罢,在股市一夜暴富。但更多的人在股市是亏损的,而亏了之后,又总想抓住几次涨停,以此来翻本,结果是越赔越多。
基金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股票的组合,一只基金可能有几百只、上千只股票组成,主动型的基金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来打理的,这也就决定了基金相对股票来说更稳定,通俗一点讲,赚钱也赚不多,但赔钱也赔不多。
不懂投资知识的首选基金如果不懂得投资知识,贸然进入股市,极大概率是要亏损的,因为很多自认为懂得股票的人还在股市赔钱,就更不要说什么都不懂的人了。另外,投资股票还需要较大的资金量,有的股票股价都是几十元、上百元,这样买一手股票、也就是100股就需要上万元的资金,而投资股票为降低风险又需要一个组合,这样十几万都打不住,更何况还要留一些资金补仓。所以,6万元的资金最好是不要尝试股票投资了。
但基金则更适合普通人投资,也就是不懂的投资知识也并不要紧,因为,我们只要选择好基金种类,选好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就好了,至于基金怎样操作,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这样总比“赌博”要好。
其实,即使不依靠基金经理,我们个人投资被动型基金,也要比股票简单的多。只要稍微花一些时间,就能弄懂被动型基金的相关知识。
我也提倡,在这个人人都忙着赚钱的社会中,多学一些投资理财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在不懂,我们可以学习,然后再拿钱去投资,可能就会赚到钱;如果我们不懂的情况下,贸然投资,可能就会赔得精光,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如有不同观点,也欢迎在下方评论。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
好基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帮你赚钱的就是好基金!只是对于好基金的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基金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万余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且数量还在不停地增加中。
毋庸讳言,我们投资基金就是为了获得回报,基金的实质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我们请了一位基金经理,来帮我们打理一篮子的股票或债券,通过付费给他们(手续费和管理费)来利用他们的专业投资能力,来实现投资的增值。
那么,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其实就是看他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盈利是否足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五年前投资了招商中证白酒,那么五年后,这笔投资就已经增值了五倍多,这只基金很显然就是一只好基金。相反的,也有像工银中证传媒指数这样的,五年多了,这只基金的收益还是负的,这显然就不是一只好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我想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即什么样的基金不要去选择,或许更容易回答一些,以下的判断标准,请你牢记。
1、基金公司规模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目前市场上有100多家的基金管理公司,出色的基金公司,显然运作能力会更强,比如说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更好的考核制度,更好的后勤保障和更加严格的风控体系。
前些时候就传出叶飞曝料说某些基金公司会配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我相信在一些大的基金公司,有着完整且严格的风控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事情就不太容易发生。
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持续小规模运作,显然无法招来大神,市场号召力也会较差,那么将会导致基金的规模也较小,而小于一定的规模则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所以选择基金,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下表是目前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公司:
2、基金规模太大或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基金的规模太大,会让基金经理的管理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调仓换股就不如小基金灵活。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坤的易方达蓝筹,根据一季报显示,易方达蓝筹的规模已超过880亿,这还是在日申购限额2000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根据易方达蓝筹最近的申购情况看,也许目前已经无限接近1000亿或超过1000亿。
而春节后易方达蓝筹的表现就令人十分不满意。我就在前一段时间将持有半年多的易方达蓝筹全部出清了。
当然,基金的规模也不能太小,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来说,管理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规模过小,则管理费收入少,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更不用说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运营。另外,基金规模小,也很可能是因为过往的业绩不理想导致。
基金的规模,我个人理解要尽可能在1亿以上,而如果低于5000万,则有可能出现清盘的风险,尽量不要选择。如果是上限,我选择尽量不要超过200亿的,当然如果是行业类基金,可以适当放宽上限。
3、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不要太短一般来说,大家普遍的认知是没有经历过牛熊转换的基金经理,容易出现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的情况。A股经历2015年大跌,2016年熔断,2018年贸易战,2019-2020则是大牛市,进入到2021年,则是在牛市中的局部熊市。
如果没有经历过熔断,很难想象到什么是股灾,是无法对风险有足够的意识的。
不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得分两面来看:
其一,五年的从业经验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目前基金数量众多,很多基金经理是新入行的,他们需要经历市场检验。但也不能因为这条硬指标,就将这些年轻有想法有冲劲的基金经理们就全部排除在外。
其二,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一些细分行业越来越专业,投资辅助分析或操作手段越来越先进,投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于原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基金经理们,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敏锐嗅觉,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对于新工具的利用度都会更高。
所以,对于这点,我并不会过于看重基金经理一定要满五年的从业年限,只要是行业比较专业化,那么会放宽这方面的条件。
例如说我注意过一只大健康基金,天弘医药创新的郭相博,从业仅三年半,但基于其出色的专业背景,其执掌的这一只新基金今年就表现很不错。
另外像中泰开阳价值优选的田瑀,从业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但这只基金的表现就令我眼前一亮。
4、基金投资的行业不能没有前途投资上有两种选股方法,一种叫至上而下,一种叫至下而上。我认为选择基金也是如此。即我们应该先从大势出发,选择未来看好的赛道,然后再来选择专注于这些赛道的基金。这也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一种体现吧。
比如说能力如张坤,但如果摊上一个不理想的市场和细分领域,就算能力出众,估计结果也不会理想。张坤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港股表现得疲软,这只基金近一年的增长只有8.31%可谓表现非常难看。
如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看好的赛道总结出来就是七个字:“喝酒吃药晒太阳”。
喝酒指的是以白酒为代表的大消费赛道,吃药指的是以医药为代表的大健康赛道,晒太阳则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赛道。
而我的基金组合,主要分成3+1,其中3即对应上面的三大主流赛道,1则是偏防守和临时性的。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我之前写过的毫无保留地公开我的持仓的文章。
比如,我最喜欢的三只基金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工银前沿医疗和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
5、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不能太激进好的基金经理,对于基金中的股票或债券的组合,是有独到理解和控制能力的,这也是基金经理的核心能力。
比如以张坤为代表的基金经理,就是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他们淡化择时,持仓股票的变化较小,更重于股票的选择,看好了就入手并长期持有。
而如广发多因子的唐晓斌,则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基金以高换手著称,基金经理有非常强的择时能力,以量化操作的方式来保持盈利的持续。
几个指标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
1、股票占比
股票占比大,则风险相对较高,回撤可能较大,当然上攻也会更有力。
2、重仓股占比
从基金定期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重仓股明细,重仓股对于基金的净值影响较大。如果单只股票的占比较高,则基金受单只股票的影响也越高,相对风险也较大。当然如果持仓中重仓股占比小,则股票相对分散,波动是小了,但在行情好的时候,涨幅也会小一些。
3、波动率
波动率越大,说明基金净值越不稳定,呈现上下起伏的状态。
4、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描述投资相对分险的一个参数,夏普比率越高,则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说明基金的性价比越高。
5、回撤率
是指基金单位时间从最高点回撤的最大幅度,越小越好。但一般来说,行业性的基金,回撤率控制也相对较差,比如说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近一年的回撤率高达近30%。
总结:基金的选择,确实是一门学问,一只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经理,但基金经理又非唯一要素,也取决于这只基金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比如说侯昊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这是一只被动型基金,主要跟踪中证白酒指数,由于行业的因素,基本上算是躺平的典型样例。
基金选择虽然无法完全量化,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但一些相对的原则还是可以参考的。针对我们上面说的五个方面,即看基金公司的规模、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基金本身的规模、基金所专注的行业、基金经理的风格等等,综合考虑,就可以选出相对靠谱的基金了。
当然,基金的投资魅力,也在于测不准的现实,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但只要用心,多思考多比较,跑赢大势还是可以做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