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只股票比较好,近期房价会上涨不?
理解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首先要理解影响房价的因素。从宏观层面上看,房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人口的流入流出情况、总人口数量、群体消费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产业承载能力、交通区位、政策环境等等。从微观层面来看,房价其实是有供需关系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房屋供给增加时,房价就会降低;当房屋需求增加时,房价会上升。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是我们理解我国房价上涨动因的基础。
从长线来看,尽管国内疫情基本结束,经济不断恢复发展,人口流入大城市,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复工复产,或者一些业务线已经不复存在,导致人员的需求量有所下降;许多大城市的高校本学期也不要求学生返校。目前北京很多地方同时出现有价无市、空置率较高的情况。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二手房交易数量有比较明显的上涨趋势,尤其本来就是稀缺资源的核心地段,交通便利、学区好,看房、签约的效率开始密集抬升。
一方面,这个过程是疫情期间买房看房行为减少的反弹行为。疫情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服务业遭受惨重损失,很多中小企业主为了减少损失,就把更多的热钱投入楼市当中,促进了购房的需求。这一现象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结束之后也曾出现过。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一些房地产上市交易的流程也比较不顺利,所以导致四月份以来,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重点地段,房价有所抬升。
另外,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资产流动性释放,中央债、地方债并举。在政府发债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不法的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挪到房地产市场炒房,抬升资产价格。因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合规性部门等等,都要非常注意,严格监管,打击炒房行为。政府扩大资产流动性释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精准施措,让受疫情影响严重、抵御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受惠,而不是一味抬升资产价格。在一些城市放宽购房限制后,中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表明中央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充分说明房地产调控并未因短期疫情压力而出现根本性转变,“房住不炒”定位仍未改变。
此次新冠疫情对全世界经济的打击巨大,让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大削弱,所以尽管购房的需求是在增加,受制于居民、企业主购买能力的减弱,房价也很难出现大幅上涨,只能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微涨的态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数据看,新建商品住宅方面,一线城市同比上涨2.9%,二线城市同比上涨5.6%,三线城市同比上涨5.1%。二手住宅方面,一线城市同比上涨3.0%,二线城市同比上涨2.2%,三线城市同比上涨2.4%。在一线城市当中,北京房价环比下降0.3%,上海房价上涨0.6%,广州和深圳则保持持平状态。
从整体的宏观调控策略上出发,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认为房价整体的上涨压力不大。换句话说,分析房价上涨其实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是类似的,对总体样本分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某个微观个体的具体情况完全符合,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全国总体的房地产市场看,不存在快速上涨压力,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具体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再进一步具体到热门的楼盘,未来还是会有一定的波动。总体来说,2020年的房价呈现的是平稳的状态,因为房价的涨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疫情无法动摇这个市场规律的。而媒体曝出的高价房交易,大多是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不能概括整体的房地产市场情况。
有时候大盘和板块走势都很好?
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了很久了,赚指数不赚钱,买在2600点,在3300点割肉,大盘指数早就失真了,这几年持续大量的IPO,垃圾股越来越多,然而大盘指数都是权重股带动的,小盘股的涨跌对大盘的影响太小了。
股票的涨跌完全是靠资金的运作,一些小盘股独立于大盘走势有可能是一些庄股,或者有游资在炒作,这种股票风险非常大,也许会暴涨之后暴跌一地鸡毛,涨跌全看机构的运作。
这种纯炒作的股票没有很好的技术和承受能力最好还是不要参与,盲目的跟风,追涨杀跌最后能赚钱那运气就真的太好了。最好还是找点好股票做价值投资稳妥些。
不管是MSCI指数,还是富时罗素国际指数纳入A股都证明A股的越来越被国际认可,市场肯定是越来越成熟,今后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僵尸股,优质的公司股票越来越受欢迎,垃圾股票最后自然没人理会。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大跌时哪些股票是上涨的?
2008年那一次的熊市比较特殊,是A股本身的牛熊转换再加上一个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影响所造成的双重打击!所以几乎99%的个股都是下跌的,就算有涨幅的也是阶段性的,没有持续!从危机爆发到结束,大盘指数从6124点跌到最低1664点~跌幅将近百分之七十,然后2009年出现一波报复性反弹,也使得很多股票翻数倍!
其实熊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熊市厉害的散户!因为往往牛市过后一定会有熊市,但是当散户沉静在牛市的疯狂之中的时候,也就是贪婪大于理智的时刻!牛市常常会让一个散户狂妄自大,甚至自封为股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一次进入熊市后,“股神”都会觉得机会来了而去接盘!而每一次到达熊市底部区域以后,“股神”往往变成了胆小鬼!
散户之所以一直亏损因为一直没有在对的周期做对事,熊市后期我们唯一需要战胜的也许只是恐惧,而在牛市后期我们唯一需要战胜的恐怕也只有贪婪!
感谢支持,看完能不能给个点赞呢,谢谢!!
vv
【案例回顾】
今天还是有很多人提问大盘。 统一回复:目前大盘底部还未稳定。但是通过盘面大家可以执行轻大盘,重个股的思路去挖掘绩优白马投资。集结了一批金融界大神以及各界操盘手,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龙宇解股】一起专心研究股票,多年来自创接近十套选股战法,总能提前知晓庄家布局动向,选出来的涨停牛股成功率极高,
就比如我近期通过底部抄底选出来的亚振家居,华控赛格,海泰发展等,涨幅还是相当不错的。
摩恩电气(002451)是在股价回踩的时候选出,当时股价下跌,底部出现反转十字星,主力进场,是绝佳的布局机会,果断选出来讲解,果然之后股价连续上涨,截止目前股价大涨3个板,很多看了我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本人直播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
普路通(002769)非常能体现龙宇的选股思路,前期该股底部震荡吸筹,16号股价出现短线超跌反弹现象,资金大幅流入,买点出现,根据我所讲选股法,及时选出讲解,轻松收获33%以上的涨幅,恭喜当时看到本人选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时把握住了该股这波行情。
【潜力黑马】
不是说我选股有多牛,只是我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总结了选牛股技巧,像这套选股思路可以批量选出连续涨停的股票。下面龙宇再次用此方法在【微信公众号:龙宇解股】选出一只有望从底部启动的短线爆发牛股,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跟上面讲到的两只股票类似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会在选股文章持续跟踪讲解。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亚振家居,海泰发展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笔者【微信公众号:龙宇解股】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我发现最近头条多了好多股票收费视频?
我认为是靠谱的,花钱学知识嘛。因为股票市场的各种技术分析都是死的。当股票老师很简单,很容易,教学和实战是两个概念。你学会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对你的炒股挣钱起到很大的帮助。给你上课老师,理论知识很强,实战经验很差,他也可能是不炒股的人。花钱学会各种技术分析,不一定就能挣到钱。因为你学会各种技术分析是固定的,股市是波动的,股票市场的魅力就是不确定性。影响股票上涨和下跌的因素太多太多了。打仗的时候,武器很重要,但是重要的是操作武器的人。股市如战场,战争离不开武器,而且需要精良的武器、针对战术使用正确的武器,更需要熟练的运用武器,但最终赢得胜利的一定是靠谋略、战略,而精良的武器只是不可或缺,或者说非常重要的因素。
股市赚钱不稀奇,持续稳定的赚钱才稀奇
的确,精通股票各种技术分析工具,是股市赚钱绝对重要的一环,也是构成持续稳定盈利、成为终极赢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首先,工具再好,也需实战中熟练、灵活、有效的运用 ,炒股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战争。每个人的心态和心态之间的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战。
技术与战术的组合运用,甚至包括技术、战术、决策与执行力的组合等等,这一切虽然简单,但必需熟练掌握以及熟练而灵活的运用于实战的过程,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作保障,想炒股成功必须,要有时间的磨练。
莲花清瘟胶囊股票市场前景如何?
连花清瘟最近又火了一把!
受“连花清瘟新增新冠肺炎适应症”消息的提振,作为独家拥有该药品的以岭药业,16日股价连续第四日涨停,报收37.9元,市值达456亿元,短短四日,市值增加145亿元,公司股价较年初累计上涨204.91%。
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因连花清瘟胶囊而走红的以岭药业估值和股价大涨,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需要警惕市场短期过度炒作的风险。
增加新冠肺炎适应症批复
4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鉴于“三药三方”,特别是“三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在此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证据,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纳入到“三药”的新的药品适应症中。
在发布会召开之前,以岭药业就提前“官宣”: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原批准适应症的基础上,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新适应症的批复。同时,连花清瘟胶囊此次新批处方药说明书,批件中未否定原非处方药的定位。以岭药业股价在当日下午开盘后,迅速涨停。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红日药业也于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公司产品血必净注射液新增适应症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准血必净注射液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增加“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图片来源:公司公
告
以岭药业连续四日涨停
今年来上涨204.91%
近日,以岭药业的利好消息不断。上周,连花清瘟因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成为全球“抢手货”,相比国内的15元/盒,连花清瘟在国外的售价高达88.2元/盒,售价暴涨近6倍,备受市场关注。
继14日连花清瘟获批增加新冠肺炎适应症后,15日,一则“泰国给连花清瘟颁布许可证”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在连续利好消息的提振下,以岭药业股价连续四日涨停,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市值达456亿元,年初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04.91%。
近期,连花清瘟多次被提及对新冠肺炎治疗有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也提到,连花清瘟等是有效药。
同花顺数据显示,3月至今,以岭药业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达134.82%。
图片来源:同花顺
受利好消息的影响,16日红日药业股价连续第二日涨停,四日累计上涨34.36%。
红日药业在公告中提及,公司预计血必净注射液的适应症增项将对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产生积极影响,但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暂无法估计。
图片来源:同花顺
股东提前减持
连花清瘟的火爆也带动公司一季度业绩上涨。根据以岭药业此前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盈利4.33亿元-4.61亿元,同比增长50%-60%。在业绩变动说明上,以岭药业称连花清瘟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天眼查显示,以岭药业成立于2011年,公司董事长是研制连花清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他同时还有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等多个头衔。公司的实控人为吴以岭、吴相君、吴瑞。
随着公司业绩和股价“齐飞”,公司股东及实控人的亲属也提前开启了减持模式。
深交所数据显示,2月至今,吴以岭的亲属吴以红减持744万股,成交均价19.66元,套现1.46亿元。同时,吴以岭的其他兄弟姐妹吴以成、吴以池分别减持9.3万股、0.02万股,套现186万元、3.3万元。高管高秀强减持19.31万股,套现329万元,高管王蔚的配偶任跃民减持11.66万股,套现227万元。
图片来源:深交所网站
以岭药业此前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田书彦在2月26日至3月17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4%,其减持计划已全部实施完毕。减持后,田书彦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警惕市场短期过度炒作风险
1月20日以来,以岭药业得到一线游资的追捧,公司频频登上龙虎榜。4月,公司累计上榜4次,其中不乏顶级游资席位。
4月15日,买入前五大席位中,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位居买入席位第一和第二,净买入金额分别为8013.61万元和4025.77万元。
以岭药业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55.53%的营收来自心脑血管类药品,连花清瘟所属的抗感冒类药品仅占公司总营收的28.68%。
图片来源:深交所官网
分地区来看,以岭药业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99.8%的营收来自于国内,海外的营收仅占0.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公司药品在国内销售的毛利率为67.353%,国外仅为15.67%。
以岭药业2020年3月30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提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15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32.54%。
以岭药业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专利中药连花清瘟胶囊目前已在印度尼西亚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但目前在上述已获得上市许可的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例较低,暂未实现规模销售,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不过,面对当前连花清瘟供不应求的局面,3月28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化学制剂国际产业化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2.55亿元用于连花清瘟系列产品产能提升项目。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新增年产连花清瘟胶囊75亿粒、连花清瘟颗粒9.9亿袋、连花清瘟片21亿片的规模,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最近连花清瘟胶囊带火以岭药业,由于其相关产品被纳入国家抗疫产品,估值和股价大涨,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需要警惕市场短期过度炒作风险。事实上,对中医药品药剂生产企业来说,只有不断丰富和夯实产品线,加强研发创新建设和生产的现代化,打磨品牌竞争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是长远发展之计。
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岭药业一季度单品增幅表现抢眼,但一季度的销量不能推测出全年销量,目前公司74倍市盈率有些偏高。中国新冠疫情上半年已经进入尾声,对于此类中药的实际需求量可能没有预期那么高,继续炒高存在较大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