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表,中国最低油价会是多少钱一升?
世界油价出现负值,与咱国内成品油价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中国的油价会保持在现有的水平,不会再降低了,这个是我们国内成品油价的定价机制决定的。
国内油价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定现行价机制是从2009年开始与国际轨的,几经变动在2016年初确定下来的,大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 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所以现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每桶时,就不要想象着我们的成品油也会象水一样的价格,即使出现了负值也是一样的。再说出现负值真的是一种极端现象,这个纯粹是资本市场操作造成而不是原油能源市场的真正状况,因为这个负值仅仅是美国即将到期轻质原油2005月度合约的价格,其他合约的价格还是在20多美元每桶的价格。
国际原油的近期走势国际原油这个周的走势真的是一路走低,上个周欧佩克+的会议虽然达成日减产2000万桶的计划,由于今年春季的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导致需求下降,库容不足,价格在会议后就开始一跌跌不休,在4月20日到期的2005合约上集中爆发,最低价到过-40美元每桶,最终收盘价在-37.63美元每桶,这是今年的又一项资本市场纪录。美国已紧急宣布增加原油储备7500万桶,但今天原油2006合约还是大幅下跌至10美元每桶左右。这一切只能说明原油过剩,无它。
原油可以说是今年初以来大家都看好的投资项目和机会,大家普遍的心理预期原油价格不会到10美元/桶,但是,但是原油价格突破了历史低价,创造了一项纪录,原油2005期货收盘-37.63美元/桶,原油投资者亏损严重、哀鸿遍野,预计的盈利小可爱变脸大灰狼,谁知道亏损大户会是中国银行呢?
油价这么高了还会涨吗?
国际油价本身已经进入上升通道,虽然像2008年那样飙升应该是不可能了,可是持续小幅上涨是不可避免。
不提原油价格,仅仅就美国成品油市场价格,2016年7月时87号汽油价格是1.88美元每加仑,到2018年7月时,87号汽油价格已经涨到2.60美元每加仑(北卡州)。美国每个州之间的油价差距有时候能差一倍,但是油价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结论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涨,国内通货膨胀也降持续一段时间,油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高油价会不会导致汽车市场崩盘?
我觉得不会,崩盘是什么概念,那起码是全中国一半的汽车销售店关门,汽车企业倒闭吧?可是我觉得这是不会发生的,就算是2008年国际油价飙涨到140美元每桶,国内汽车市场也没有说崩盘的。
就算现在国际油价加倍,国家也会有意识的调控国内成品油油价,本身汽油价格就有部分空间,再严重的话国家可以开启油价补贴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不是难事。汽车市场是万万不能崩盘的。
再者,现在新能源车占汽车市场的比重正逐年加大,油价上涨过多会深切影响燃油车销售,但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新能源车市的蓬勃发展。
目前世界多国已经发布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表,见下图。
最激进的当属荷兰和挪威,宣布2025年禁售燃油车,而德国提出是2030年,英法则相对保守,到2040年退出所有燃油车。
值得关注的是,一向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却一言不发,连相关议题都没发起过,我觉得在川普当政期间美国不会提出任何燃油车退市时间表,因为他连巴黎气候协议都退了,他会在乎环境而退出燃油车?传统汽车制造业可是有海量就业资源,而新能源车,比如特斯拉,整个工厂都是全自动生产线,工人每几个。这让发誓要把就业还给美国人的川普情何以堪?
而中国则积极响应,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时间表,可是工信部已经发起过相关议题讨论,业界预测最早是十年内可能会退出燃油车市场。但是最后会怎么样谁说的清楚呢?
只是我们得承认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现在自助品牌的汽车厂家都在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燃油车退市只是时间问题,新能源汽车占市场比重会逐渐加码,最终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唯一选择!
所以油价上涨不会令汽车市场崩盘!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但是我们中国油价不会下降。
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国际油价的这种低迷能持续多长时间。
第二,国内的油价涨跌的依据是什么?
1.国际油价难以长期在40美元之下。
这次油价的暴跌导火索是沙特与俄罗斯进行减产谈判。俄罗斯拒绝了减产协议,于是沙特发动了全球的油价战争。与俄罗斯的谈判破裂后不到24小时,沙特阿拉伯宣布将4月份官方售价大幅打折,石油资源丰富的王国准备将产量提高到每天1000万桶以上。沙特降价的目的是夺回市场份额,并向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而俄罗斯高调应战,俄罗斯当局周一承诺将动用规模1,5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经济,并表示预算可以承受低油价持续十年之久。乍一看双方好像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实际上双方都承受不起长期的低油价。沙特的策略明显是以战促合,因为它的原油生产成本比俄罗斯低很多。但沙特的国内经济状况也非常之糟糕。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打价格战。而俄罗斯更加的困难。如此高调的应战,反而显示出一种虚张声势。
但这不是其中的关键,最关键的是各个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不一样。来看下面这张图。
中国有一句话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沙特与俄罗斯进行价格战,其他的很多国家肯定会损失更大。其中有一个国家肯定不答应,这个国家就是美国。美国这些年页岩油大力度的发展,已经从石油的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国。它的成本比俄罗斯要高得多。长时间的低油价势必使美国很多的页岩油厂商破产。这是美国所不能承受的。而沙特历来听命于美国。所以美国肯定会迅速的让沙特结束价格战,让价格恢复到40美元以上。
另外,这10年油价每当跌破30美元之后,都引发了强力度的一个反弹。
试想一下这10年各个国家超发了多少货币?从通胀的角度看,原油哥。也不可能长期的这么低。
如果油价在40美元之下的时间很短,国内降价的要求就不会特别强烈。
二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方式。
全球成品油定价有两种方式:
第一,市场化定价方式。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韩国等国家,均是采用市场化定价的原则与方式;
第二,政府定价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一些西亚产油国,通过高额补贴来实行低油价的政策。
中国成品油的定价方式应该是处于两者之间。既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市场的因素。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这个管理办法有极大的缺陷:易涨难跌。因为国际油价的特征是慢涨急跌。涨过22个交易日之后,超过4%中国就会涨价。但国际原油跌的时候往往是急跌一两天可能就跌幅超过4%。而国内是以连续22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计算。22个工作日的平均很可能就不够4%了。或者是到了22个交易日出现反弹又不够4%了。所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3月26日公布了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所以现在成品油价格是以10个交易日计算。这规定会让大家认为国际油价近期大跌,国内同样会出现大幅降价。但是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也就是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咱不降价。涨过130美元,我们不涨价。现在国际油价跌破了40美元之下,我们不会跟风降价,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内的成品油厂商的利益。
所以尽管国际油价暴跌,但中国不会降价的。
我是证券分析师 黄林捷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国内油价能和国际接轨吗?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但我们国内油价能否与国际油价接轨?这其中就涉及到“地板价”的红线问题,只要是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的区间范围内波动,那国内油价的涨跌就与国际接轨;但低于40美元时,如果可以打破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定价形成机制规定,则有望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否则就会有国际油价暴跌而我们不能享受这一利好的尴尬。具体有没有可能,我们一起往下看!
国内油价的形成机制和“地板价”规定通常情况下,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规定,油汽等价格应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4天(也就是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
请注意,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一般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最新一轮调价窗口为3月17日24时。若国际原油继续维持当前价格水平,至17日24时,参考油价均价仍难击穿“地板价”,预计届时成品油下调幅度或将突破1000元/吨,但不排除国家宏观调控的可能。
所谓的“地板价”,是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设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天花板”和“地板”限制。
准确的说,就是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那么,有没有可能击穿“地板价”,即与国际油价完全接轨呢?正因为国际油价暴跌,因此引来大家对国内油价是否“接轨”的“奢望”,近几天很多朋友都在问我,这一轮油价会不会跌至5元甚至更低呢?我告诉大家5元时代有可能,但再低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具体我们还得分析一下各种可能性:
实际上,对于为什么要设置国际油价40美元的“红线”参考,有关部门曾这样描述: 说这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
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其实沙特最低为10美元、俄罗斯居中、美国页岩油稍高,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三桶油”经常喊着自己“亏钱”的表面理由。
举个例子来说,自国内有关“地板价”机制生效后,2016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就曾因“地板价”而遭遇六连停,对应期间欧美原油期货价格皆处40美元/桶以下。
另外,就算是国际油价继续大跌触及“地板价”下限,但是否立即启动并生效该机制呢?相关部门是否会出手进行调控?目前来看,都还是未知数。因为该机制究竟参照怎样的国际市场油价体系,一直没有具体依据。
接下来,如果国际油价继续大跌并在30美元以内/桶一线运行,那么国内就不得不考虑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是否即刻生效的问题。如果立即响应该机制,必将导致本轮调价突然中断,很可能近千元的落差无法释放,将对产业链下游炼油商等带来利好消息。
但如果真生效,也可能导致国内外市场价格严重脱轨,这种情况下,像走私等非法套利的行为就难以避免。如果该原则在下次调价周期起效,则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重回5元时代。
总之,目前所执行的上下限调价机制,国家并没有明确公布挂靠的是哪些油种,也没有公布明确的计算公式,因此这方面市场并无权威说法,最终还要以官方的调价结果为准。
11月油价调价最新消息?
11月21日24时(周一晚上12点)
国内油价将面临下调,前9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1.95%,累计下调幅度为100元/吨,折算为0.08-0.09元/升。
预测累计下跌幅度为100元/ 吨,折算为0.08-0.09元/升,加满一箱油50升,将节省4元左右,调价时间为:2022年11月21日24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