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49,未来酱香型白酒会有很好的发展吗?
您好,我是国家级品酒师芙蘭哥,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茅台真的那么贵吗?茅台虽然现在不再被称为是国酒茅台了,但茅台在人们心目是中国白酒第一的地位却依然稳固,广大消费者深深地认可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并引以为傲。
本年的飞天茅台53度,厂家指导市场价格为1499元/瓶,但受市场规律作用,这个价格是很难买不到的(某东也是预约抢购,数量有限)。除非回到2013-14年期间,那个时候的飞天茅台53度,八百左右的价格就能买到。但那个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市场流通的价格已经是2500-2800元左右/瓶(具体价格以当日的实际价格为准)。
贵其实是相对的,有钱买得起就不贵。没钱别说买茅台了,看啥都贵。话虽难听,但确实是这个理。
其实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讲,一瓶茅台的价格赶上人家半个月工资了,除了特别需求之外,很难说买瓶茅台没事喝喝(有钱人除外)。在中国所有品牌白酒来讲,茅台价格也是最高的。
但如果把茅台放到国际市场上来讲,茅台的价格就不是最贵的了,甚者可以说很便宜。比如:法国的拉菲副牌,即使不是什么好年份的拉菲副牌价格都比茅台贵。又比如:法国五大列级名庄的葡萄酒、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干邑等等。这样一比较,茅台酒的价格也就处于中下水平。
有的朋友说了那茅台还有汉帝茅台呢?那不是天价吗?唉!汉帝茅台茅台才几瓶啊?凤毛麟角而已。
二.茅台为什么供不应求?茅台之所以供不应求,我分析有一下几点原因:
1.独特的传统酿造工艺
茅台作为正宗的大曲坤沙酱酒来讲,他一定是严格遵循传统的回沙工艺,也就是常说的“12987”工艺进行酿造。酿造的时间长不说,取酒工序繁琐,需要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新酒不能直接勾调饮用,必须要在陶坛中陈酿三年,然后经过盘勾、品勾等复杂的勾调技艺之后,方能装瓶上市。正宗的大曲坤沙酱酒的基酒必须在5年以上。而普通飞天的茅台的基酒也要在6-8年以上才行。
而浓香型、清香型等白酒,他们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全年都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发酵酿造,浓香的发酵时间在60天左右,混蒸混烧;清香型白酒发酵的时间为29天左右,新酒也不用存储太长时间,3-6个月基本就可以进行勾调了。所以在量上来讲,可以无限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优质的酱酒则不行,必须要足年足月,茅台差一天都不行。
2.独特的风土环境
茅台酒之所以称之为茅台,归功于茅台镇独特的风土环境,而且茅台镇的风土环境以及形成的酿酒微生物群落是稀缺的,是有限的,是不可复制的。出了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导致茅台酒受酿造工艺以及风土环境的制约,不可能无限量生产来供应市场的需求。
3.茅台市场经营模式
茅台的市场经营模式还是传统的代理商模式,虽然这几年茅台一直在调整改革这种经营模式,但目前还是以这种模式为主。那么这种模式直接导致的就是在茅台风生水起,价格一路看涨的时候,茅台代理商会持货待沽看行事,所以茅台的价格越涨,市场的流通的货就越紧俏,当然这些大商也就会赚的盆满钵满了。
4.投资收藏蔚然成风
随着国内金融、股票等投资领域的不景气,很多手里有热钱的投资者们把眼睛盯上了茅台。这些投资者购进大批的茅台进行收藏,从而期待随着年份的增加,酒不断的增值。酒都被大批量买走被存起来了,市场上流通的量自然也就少了。
5.酒厂作为调味储存
茅台酒经过多年的存放之后,是很多酒厂调味用酒的首选。在这里也跟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很多浓香型白酒的酒企,为了增加酒的丰满度和滋味,提升酒的品质和口感,会往浓香白酒里加入酱香调味酒进行调味。所以,很多的白酒酒厂也会购存一些茅台酒。
结合以上5点,再加上消费者的商务宴请、客情往来等消费,所以让本来产量有限的茅台酒供不应求,甚至到年节的时候一瓶难求。
三.酱酒未来的发展是好还是坏呢?我个人认为,中国酱酒市场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初级的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的空间。酱酒的普及程度远不及浓香白酒。酱酒的火爆绝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因为有其发展的底层逻辑:
1.独特的自然风土、传统的酿造工艺、复杂的风味口感、舒适的品饮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风味的追求与喜爱;
2.茅台酒作为酱酒行业的老大,一直不遗余力地为酱酒市场培育了千万级的高端消费群体;消费茅台的群体可是中国社会的精英与财富阶层,这个不容小视,试问哪个白酒能有这样的精准的消费群体?
3.移动互联时代的推波助澜,让酱酒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了酱酒,同时也为不同价位段的酱酒培养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
4.产业巨头以及大资本的背后推动,让酱酒不但热度不减,而且迅速开疆扩土、攻城略地;
5.继茅台之后,更多品牌酱酒迅速崛起壮大,形成了以茅台为航母,以其它酱酒品牌为护卫的产业集群。
所以,酱酒的时代确实以来,未来的中国白酒的红利也在于此。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如果各位酒友还有其他的观点或不同意见,非常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请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吧,留言必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一名爱喝会品且有独立观点的头条作者,希望用浅显的文字让您健康喝好酒,选酒不犯愁!码字不易,点赞鼓励!如果您觉得我写还凑合,请赐个关注或点个赞吧,真诚期待与您结缘,芙蘭哥在此鞠躬谢啦。王安石弟兄七人?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
王安仁①、王安道②、
王安石③、王安国④、
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
下面咱们就一一介绍,看看王家到底几多俊杰。
王安仁①:学完行高,桃李天下王安仁,字常甫,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王益原配徐氏所生,是王安石的异母长兄。
他自幼好学,七岁时便已勤奋读书,自律严谨,不苟言笑。他在家读书二十年,直到庆历中期,宋仁宗赐给州县书籍,令各地置办学堂,学名远播的王安仁广受追捧,江淮之地的学子争相拜他为师。(庆历:1041年-1048年)
王安仁以《诗》《书》《礼》《易》《春秋》教授弟子,甚至有千里之外的学子慕名前来听讲。在此期间,受王安仁教诲,成材成器的学子数不胜数。
△北宋江南西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王安仁科举高中,为冯京榜进士。
这里解释一下为何叫冯京榜,因为这届科举以冯京为状元。值得一提的是,冯京是所谓的“三元及第”,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拿了第一,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而且他也是宋朝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考生。
高中之后,王安仁以进士的身份授官宣州司户(今安徽宣城),也就是管当地民事户籍的官,到了三月份,又调任江宁府盐院转运使(今江苏南京),主管江宁盐政的转运和监察,都是颇有实权的职司,可见其颇受朝廷重用。
可惜在任上干了没多久,王安仁当月就病逝了,七月安葬在江宁。
王安仁的生平记录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足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好学博识、行高德劭的学者,同时他也培养了许多弟子,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唯一有些可惜的是,王安仁在成为进士、任官不久后便病逝了,因而在官场上没能施展太多抱负。
他的生年不详,但可以根据其兄弟生年推测,他享年至少应为35岁。
王安道②:司法参军,天不假年王安道(1017-1051),字仁甫,生母是王益原配徐氏,王安石的异母次兄。
入仕后,授官衡州军司法参军(今湖南衡阳),也就是衡州主管律法刑罚的官员。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道病逝,时年35岁。
王安石的两位异母兄长寿数较短,在皇祐年间相继去世,也就是说当王安石31岁时,作为家中老三的他,已经是实际上的老大了。
王安石③:北宋顶流王荆公,变法名臣拗相公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生母是王益的继妻吴氏,后来王安石还娶了舅舅家的表妹吴琼。
王安石自幼聪慧,酷爱读书,能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堪称天生高才。
稍微长大后,他跟随父亲王益宦游各地,增长世事见闻,体验民间疾苦,文章变得越发高远深邃,旁征博引,字里行间透着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17岁的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章结识了曾巩,曾巩将他推荐给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得到了这位大文豪的盛赞。顺便一提,这一年另一位大文豪苏轼才出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赴开封赶考,高中进士,年仅22岁。
从隋炀帝开始,科举便以明经和进士为主要科目,到了唐代进士的地位逐渐超过了明经,这是因为进士比明经难上许多,录取人数往往只有明经的十分之一,因而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考进士的难度。像王安石、苏轼这些二十岁出头就考中进士的人,那都不是一般的人才。
原本主考官已经给王安石列为第一名。但殿试上,王安石的应试赋中引用了“孺子其朋”这句话,此句出自《尚书》,本是周公教导侄子周成王“要和群臣如友人般处好关系”,用在此处有教宋仁宗做事的嫌疑,因而惹得宋仁宗不快,把王安石的名次与第四名对调,就这样王安石错失了状元。
此事和苏轼颇有相似之处,苏轼本来也是第一的文章,最后因为意外事件被排到了第二,不过两人的水平摆在那里,堪称“无冕之状元”。
考中进士后,王安石授官扬州签判,也就是州里负责文书事务的官。任满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也就是放弃留京做清贵的官,毅然要求去地方上执政,这里能初窥王安石淡泊名利,心系天下的志向。而后来的苏轼就参加了京试,最后考出了百年不遇的好成绩,入职馆阁,名动一时。
之后,王安石历任鄞yín县知县(今浙江)、舒州通判(今安徽)、常州知州(今江苏)等职,任上均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受到朝中重臣的诸多赞誉,甚至想要越级提拔王安石,但被王安石坚定拒绝。王安石不慕名利,始终把扭转大宋颓势为终极目标,积极地在地方的治政过程中开展尝试。
△王安石(右)与苏轼剧照
1058年,38岁的王安石进京述职,向仁宗皇帝上书请求变法。他主张对旧法进行全面改革,以革除积弊,扭转颓势,并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贪图安逸、逃避改革、最终亡国的事实为例,来强调变法的急迫性。可惜王安石大费周章地陈述万言,但仁宗顾虑重重,依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这样的结果令王安石很失望,因而之后朝廷多次委以重任,王安石均固辞不受。这其实完全可以理解,王安石眼见朝廷存在诸多弊端,却无法改动分毫,倒还不如回家清净,免得看着郁闷。
仁宗死后,英宗在位的四年,也曾多次征召王安石,但对于没有革新精神的君主,王安石依旧不想伺候,屡屡托词拒绝。总之,淡泊名利的王安石当官不为权,也不为财,只为了革除旧弊、振兴国家,所以皇帝不批准改革,他干脆连官都懒得当了。
直到神宗继位,情况出现了变化。宋神宗是一位抱负宏大的皇帝,心中渴望扭转大宋颓势,这与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一拍即合,因而王安石得到了神宗的器重。
熙宁二年(1069年),49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得以参与执政议事,同时由他主持的变法正式启动,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剧照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所谓的宰相。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大展拳脚。他推行的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总的目标只有一个——富国强兵。
简单解释一下,财政方面的新法中,均输法是要解决粮食转运脱节的问题,新法通过灵活的采购制度从而降低粮食转运成本;青苗法是官府代替民间放贷,从而降低高利贷盘剥并起到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的作用;市易法是官府通过平价买卖,来保证物价稳定,抑制大商人对市场物价的控制;免役法是以钱代役,交了免役税就可以不用服劳役;方田均税法是要重新丈量土地,抑制广泛存在的偷逃田税的行为;农田水利法是鼓励兴修水利、耕种土地。
财政方面的新法确实令朝廷增收显著,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多出来的收入是从何而来,本质上都是从官僚地主阶层那里抠出来的,而官僚地主阶层吃了亏,自然不肯罢休,一方面发动朝堂上的保守派攻击新政,另一方面则变本加厉地剥削平民,使得新政难以发挥好的效果,最后也就农田水利法使田里产出增加,令百姓有所受益。
军事方面的新法中,将兵法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从而精简军队职级,合并淘汰,增强战斗力。大家有时看宋史常有“某地方第一将正将某某某”的说法,感觉好像是指“当地最厉害的武将”,其实不是,这是新法推行后,军队中的新编制,是指第一将的一把手;保甲法说白了就是成了民兵组织,闲时军训,定期巡逻,维持治安,从而节省军事开支;保马法就是委托民间代养马匹,养马户可以减免赋税。
军事方面的新法要比财政方面的效果显著,在王安石的整治下,宋军战斗力明显提高,扭转了西北战事屡战屡败的局面。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的全局统筹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táo 、岷mín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收服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史上的空前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开疆拓土、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在此过程中,还培养出了王韶、章楶jié等一众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的有利战线,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局势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使造就了如此大的功绩,王安石的变法也以失败告终,毕竟新法的整体效果不佳,这也意味着大宋君臣的自救行动失败。而因变法产生的内耗,使得大宋变得更加混乱虚弱,这也是王安石历来遭人诟病的原因。
△熙河开边,收复汉唐旧土
纵观历史上的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kuī)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等,它就像是鲤鱼跃龙门,跃过去便能成龙,魏国、秦国都因为变法成功而称霸一时,但跃不过去且耗尽了气力摔下来,那就是加倍的虚弱。
尽管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所做所想更是一心为公,但变法失败他也确实责无旁贷,这方面的批评并非刻意贬低他,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改革不是一家一户、一城一地的改革,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毫不为过,在给全国造成巨大的震荡之后,改革却没有完成,这会极大的损耗国家元气。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个是保守派的阻力极大,一个是新法本身存在严重缺陷。
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在每一次变法时都会出来阻挠,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变法往往会断了他们的财路,不阻挠那才叫稀奇。但不管是李悝、商鞅还是张居正都顶着压力成功了,虽然后来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保守派的反扑,但改革的成果大部分是保住了。
而同样是有皇帝的全力支持,王安石却没能成功变法,坚定不移的他并不是单纯地输给了保守派,他更多地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的新法从设计到实施都存在着巨大缺陷,而且执拗的王安石听不进去他人的改良意见,刚愎自用,从而使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就连天下百姓都不支持他,保守派更是以此不断攻击新政,所以王安石的变法最后变成了“无根之木”,难有立足之地。
就拿青苗法举例,原本是想通过官方放贷,缓解民间高利贷对百姓的盘剥,同时在灾年还能对百姓起到救济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好经全被唱歪了,官府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强行令百姓借贷,而且原本定的二分利息,也在官吏的层层加息下,达到了六分利甚至七分利,搞得许多百姓无力还贷,从而家破人亡。而地方官原本都盼着风调雨顺,博一个丰收殷实的好政绩,但新法推行后,一到丰年都发愁,因为丰年百姓都不借“青苗钱”,业绩指标完不成,王安石那可是很严厉的。于是好好的年景,竟也出现了强迫百姓借高利贷的祸事,真可谓是仁政变苛政。如此新法,百姓岂能不对王安石恨之入骨?所以反对王安石的何止是保守派,其实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在反对他。
以小见大,王安石新法的缺陷,主要在于脱离实际和执行失真上,一方面新法存在漏洞且不能灵活调整,另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干部团队去忠实地执行新法,反而趁机榨取民财。
由于变法负面效应太强,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一度罢相,过了一年后(1075年)虽然复相,但他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除了政敌司马光等人不说,就连他的老师欧阳修、好友曾巩等人都反对他的新法,再加上新党内部产生严重分裂,变法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推进。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安石心力交瘁,屡次上书请辞。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的长子王雱pāng病故,王安石极度悲痛,正式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次年(1077年),改任集禧观使,封舒国公。(集禧观原名会灵观,是汴京供奉三山五岳神灵的道观。集禧观使是宫观官名,是宋代用来安置老病大臣及高级冗官的所在,只领俸禄没有职司。)
元丰二年(1079年),再次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因而世称“王荆公”。(左仆射本是尚书省的长官,宋初时仅为虚衔。观文殿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官员,无职司,由曾经担任过宰相的官员担任,以示尊宠。)
王安石隐退后,宋神宗亲自下场继续主持变法,但终归未能如愿,史称“元丰改制”。
元丰八年(1085年),满腔抱负的宋神宗抱憾去世,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一直以来都是强硬的保守派,终于等到自己掌权了,立即起用司马光,以“以母改子”的名义,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哲宗为了安抚王安石,加拜王安石为司空。
元祐元年(1086年),目睹新法被废的王安石,在钟山忧郁离世,享年66岁,获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支持新政的章惇执政,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算是对王安石一生不懈努力的最高评价。
其实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文学上王安石也是颇有成就。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文、诗、词都有着大家的造诣。尤其是诗,王安石含蓄沉练、意境深远的诗风自成一派,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世⑤:当涂主簿,英年早逝王安世,字不详,是王安石的同母二弟,家中排行第五。他的生年不详,但通过其他兄弟的生年,可以推测他应该生于1029年到1033年之间。
他曾在太平州当涂县担任过主簿,可惜英年早逝,去世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只活了二十多岁。
王安上⑥:东宫属官,兼管度支王安上,字纯甫,是王安石的同母三弟,家中排行第六,生卒年不详。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为右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在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度支使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负责国家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
熙宁十年(1077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提刑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兼监察官。
元丰三年(1080年),王安上因事被罢官,剥夺一切职务。
晚年,王安上负责管勾江宁府的集禧观。还记得前面讲的王安石的集禧观使吗?王安上晚年正是负责管理这个宫观。
王安国④:临川三王之贤士,磊落博识王校理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大弟,家中排行第四。之所以放在后面说,那是因为王安国④与弟弟王安礼⑦、侄子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赞誉。
王安国与王安石类似,自幼聪颖,文采超群,13岁时便写出惊艳文坛的诗作《题滕王阁》。
他发奋读书,诗文词赋尤为擅长,虽然多次参加科举,但因仕籍纠葛,加上不愿借助兄长王安石的关系,因而空有进士之才,却屡考不中,连欧阳修都感到惋惜。
王安国不但文采出众,而且侍亲极孝,广结善缘,是远近闻名的贤士。
熙宁元年(1068年),在韩琦的举荐下,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时年业已41岁。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国表示不理解,认为新派的人敛财的方式太激进了。神宗也因为他这样的态度,而感到不悦,对他未予以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jiào书,也就是从事文字书籍编纂整理工作,后改为著作佐郎秘阁校jiào理,世称王校理。
后来随着王安国对新法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也开始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并且看不惯新派的骨干吕惠卿和曾布。这也使得吕惠卿怀恨在心,趁着王安石罢相的间隙,搞了一桩冤假错案,诬陷王安国为反对新派的乱党,革职放归乡里。其实吕惠卿整王安国,也是想借机打击王安石,让王安石不能回朝,这样吕惠卿就可以独揽大权。
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决定重新起用王安国,可惜王安国不幸病逝,时年47岁。
王安国的名头没有王安石、苏轼等一众顶流显赫,但他也算是一代文豪,诗、词、文皆很擅长,留下的三类作品十分丰富。据曾巩的《王平甫文集序》记载,王安国逝世后,他的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共100卷,可惜这些诗文现今大多已经佚失。同时曾巩在序中还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王安礼⑦:临川三王之能臣,严法明断王魏公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四弟,家中排行第七,比王安石小13岁。
他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考中进士,进入当时在河东路的北宋名臣唐介幕府。
宋神宗继位后,他历任崇文院校书郎、润州知州、湖州知州,同时修订《起居注》、知制诰。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礼持反对态度,曾上书神宗中止新法。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诬陷下狱,性命垂危,一时无人敢救。唯有王安礼从容面君,仗义执言,对神宗谏言道:自古有气量的君主,都不因言加罪于臣子,如今苏轼一旦因为文字狱而受刑,恐怕后人都要说陛下不能容才。神宗本就不想深究此案,王安礼进谏后便从轻发落了苏轼,可以说王安礼对营救苏轼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任开封知府时,勤于任事,执法严明,善于断案,到职不过三个月,就把经年累积的大批案件审理完毕,这份才能广受朝野内外赞誉,神宗也给予他官升一级的特别嘉奖。
元丰四年(1081年),拜尚书右丞,再迁左丞,也就相当于副相,参与执政议事。
元丰七年(1084年),因为多次劝阻神宗对西夏进攻,最终被御史弹劾,以端明院学士的身份外放知江宁府。后来对夏战事果然惨败,神宗也因此遭受沉重打击,一命呜呼,可见王安礼眼光之精准。
哲宗元祐中期,加王安礼为资政院学士,先后知扬州、青州、蔡州、舒州、永兴军等地。
绍圣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在任上病逝,享年62岁,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因而世称“王魏公”。
文学上,身为临川三王之一,王安礼的造诣自然差不了,他尤其擅长文词,著有《王魏公集》20卷,可惜到了明朝中叶后佚失了,只有部分篇章收录于《四库全书》等古籍中。
结语:书香深厚,皆成良材现如今,大多数人只知王安石,却不知王氏书香深厚,七兄弟皆成良材。
要说最优秀、成就最高的,仁、道、石、国、世、上、礼七人中,不论政治成就还是文学成就,皆以“王荆公”王安石③为首;
其次应该是临川三王的“王魏公”王安礼⑦和“王校理”王安国④;
再次应该是学完行高的王安仁①和东宫属官王安上⑥;
最后是司法参军王安道②和英年早逝的王安世⑤。
别看都是亲兄弟,但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却是没有,反对的倒是不少。所以别看王安石最优秀、成就最高,但同时他也是最孤寂、最苦涩的那一个。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违章代码1049什么意思?
违章代码1049意思是: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的。记分(扣分):0分;罚款金额:50元;其他处罚:无。
遵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能带的起绝地求生的电脑?
能带的起绝地求生的电脑,大概要多少价位?
关于这个绝地求生估计算是这几年比较火的一款沙盒类即时在线对战设计游戏,估计经常玩沙盒类游戏的小伙伴也知道这类游戏会随着画质越高,地图越大,内容越丰富那么他对电脑的要求就越高,所以绝地求生比一般的游戏要求要高的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谈谈这个游戏到底要什么样的配置才有流畅运行。
我上面说了这个游戏不同画质他对电脑配置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官方给出了四个配置方案,分别是最低配置,普通配置,推荐配置和最高配置,其中最低配置四代i3搭配660显卡,6g的运行内存就可以满足,但是实际上这个配置基本上不太可能流畅运行,所以我建议这个最低配置直接可以忽略,对于这种大型游戏我们最好是按官方推荐配置去搭配,如果不差钱可以按最高配置去搭配,但是对于大部分小伙伴来说考虑到价格问题大部分都不会去选择最高配置,同理如果按照绝地求生极致画质去搭配那么就要选择四代i7级别处理器,搭配16G内存,1080TI以上显卡,这样一套下来不便宜,但是这个配置都是绝地求生刚出来官方给出的数据,由于游戏不断更新硬件不断更新那么配置也会有一定的差距,而官方给出的配置只能作为一定参考了。(下图为官方最开始的推荐方案)
接下来我就给小伙伴几种搭配方式及预计价格,首先对于这个游戏会随着分辨率和画质不一样他们对配置要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目前来说大部分显示器都还是1080P或者2K,只有极少部分使用4K所以我们这里就取一个中间数值1080p和2k为参考,如果是4K以上那么直接按顶配来搭配,我会在最后写出顶配大概搭配方式和预计价格。
1080P高画质运行方案:其实对于1080p来说绝地求生只要处理器是10带以上i3搭配1650显卡,16G内存就可以在中画质下流畅运行,但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游戏个人建议最好还是十代以上i5处理器搭配1660S以上显卡16G内存,硬盘采用512G以上固态硬盘,这样就可以非常流畅的在1080P下中高运行绝地求生了,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算这么一套下来会根据不同型号不同品牌价格预估在6000到8000不等,因为现在显卡涨价太厉害,一张1660s都差不多小三千了,在加上i5处理器以及主板和内存差不多就六七了,所以这段时间真的不是装机的最佳时间。
2K高画质运行方案:对于2k以上我们处理器建议选择最低10代i5起步,有条件直接i7系列,内存选择DDR4 16G起步,有条件直接32G,显卡方案方面建议选择最新的3070显卡,硬盘不用说最低512G M.2起步,这套配置是可以在2K分辨率下高画质流畅运行绝地求生的,但是同样价格不便宜,按照目前市场价来算这套基本上要一万多了,因为就3070显卡来说就要七八千,加上其他配置妥妥的一万以上了,说实话作为一个数码狂热爱好者我从来就没见过今年这个显卡涨价这么厉害,要是在前几年七八千都可以装一台当年的高端电脑了,最让人搞不懂的就是即便是显卡涨价这么厉害你有可能还抢不到货,都是挖矿和芯片产能不足所致,物以稀为贵吧。
4K顶配方案:对于顶配来说实际上就没必要考虑钱了,处理器不用说妥妥上到十代i9级别,比如10900k之类的,内存同样采用DDR4 3200以上32G起步,显卡直接一部到位3090显卡,硬盘直接2T以上M.2这套下来玩吃鸡极致画质下都是丝一般顺滑,但是价格就不那么顺滑了,因为一张3090就要小2万,整机下来差不多3万左右了,估计一般人也不愿意花这个钱,不过土豪级别人还是多,有可能这些钱在他们眼里面也不算什么。
上面这几种方案说实话让我们自己现在装我一个都不愿意,感觉价格确实太离谱了,要是大家不追求高分辨率,不最求高画质,只是普普通通玩不卡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就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去装机,直接选用十代i3 10010搭配1650显卡,在辅以16g内存,买一个1080P的显示屏,然后画质设置中画质,其实就可以流畅运行了,差不多总预算在4000左右大部分都可以接受,这个游戏我们玩玩就可以了没必要太当真,要知道我们玩游戏的初衷就是娱乐一下千万不要当真,我们是玩游戏的别到最后让游戏玩了,因为这个玩游戏好多人情侣分手的大有人在,与其把这时间浪费在游戏上面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出去走走或者是陪陪自己身边的人,大家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交通违法代码1049怎么处罚?
交通违章代码:1049
是什么意思: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的
记分(扣分):0分
违章罚款金额:50元
其他处罚: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