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b级,军事上的一线二线三线以及防御纵深等是什么意思?
军事上所说的“一线、二线、三线”,是国家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在战时设置的防御范围,根据轻重缓急,布置了一线、二线和三线。
一线是北部边境和沿海地区;二线为广大的中部地区;三线则属于崇山峻岭的大西北地区,国内面积最大的区域,有着最大的防御纵深,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战争。
曾经一段时间,国家特别重视三线建设,即便在山区都有许多军工企业,是支援前线作战的战略大后方和战略基地。
防御纵深, 是一个军事术语,意为防御地区或防御部署的纵向深度,国家的国土面积越宽广,就有足以支撑战争的防御纵深。
防御和进攻,是相对立的战争形态,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一般战争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尽管进攻是结束战争的主要手段,但防御在战争中的地位,显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防御与进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对弱势方来说,防御就显得尤为重要。
倘若国家非常小,则战时就谈不上什么防御纵深了,数句笑话,射程300公里以上的远程火箭炮从A国发射,火箭弹就可能飞到B国去了。作为军迷个人非常有体会,由于欧洲国家小,在欧洲旅行时,国与国公路都是相通的,不似某国到处设卡收费,所以旅行车一路畅通无阻,没开几个小时就到另外一个国家了。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之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苏联投降,或者说彻底征服苏联军民,除了苏联政府不屈服的顽强意志,军民的拼死抵抗作战、英美对苏联源源不断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等因素以外,苏联本身有世界上最大的领土,有着广袤的国土面积足以与德军周旋,宽广的防御纵深可依托,也是最终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倘若苏联的领土只有法国、比利时那般大小,苏联早就被纳粹德国装甲集群闪电般征服了。
实际上,战争打到后面,德国军队坦克、自行火炮和军用卡车,在苏联无穷无尽的国土上开着,即便苏联军队不抵抗,德国军队的进攻也会放慢,因为燃油和粮草供应不上了,其摩托化部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后勤补给供应。
德军战败,一大半原因是被后勤拖死的,譬如过冬的棉衣没有及时运上来,因为1941年10月18日莫斯科周边下了场大雪,提前一个月入冬,部队缺乏过冬物资,坦克发动不了,士兵缺衣挨饿,莫斯科会战,德军岂有不败之理。
天不灭苏联,倘若不是莫斯科周边提前一个月进入冬季下了大雪,那么莫斯科就被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占领了,二战历史就要改写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为何德国还如此畏惧?
B-4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时期装备的一种203mm大口径火炮,整体重量将近16吨,其中,仅长达5.1m的203mm火炮身管就重达5.2吨;截止当下,B-4榴弹炮仍然是圣彼得堡中央炮兵博物馆内的“伟大杰作”。
此炮显得非常笨重,不似别的身管火炮,有两个巨大的轮子,而是采用履带式炮架负重的形式,托起了火炮的重量,炮架就重11吨,这是B-4榴弹炮非常独特且有别于其他火炮的地方。
苏联军工为B-4榴弹炮,研发了长达1m的混凝土穿透弹,以及特殊的尾翼稳定弹瓦,弹丸爆炸威力非常大,在哈尔科夫、柯尼斯堡包括著名的柏林战役中,都出现了虽然笨重但是火力却非常吓人的B-4榴弹炮的身影。
往往一发203mmB-4榴弹炮发射的弹丸砸下去,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坚固野战工事,瞬间就灰飞烟灭,因此,203mm的B-4榴弹炮,就是攻城拔寨非常给力的武器。
B-4榴弹炮由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兵工厂制造,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射击精度,尽管此炮非常笨重,但由于采用特殊的双重驻退复进系统,因此,赋予了B-4榴弹炮非常稳定的射击性能。
最大射程17.5公里的B-4榴弹炮,当初,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城拔寨,对付非常坚固的堡垒、要塞和野战工事,其弹丸装药量要远超苏军装备的152mm和西方军队装备的155mm榴弹炮,因此,爆炸威力也非152mm、155mm榴弹炮所能比拟。
B-4榴弹炮发射时惊天动地,可谓声振寰宇,有的炮兵被震得耳鼻出血,有的炮兵甚至失聪,弹丸爆炸威力非常强大,被其所砸的工事大都被摧毁,对于人员的杀爆更是骇人。
由于B-4榴弹炮实在过于笨重,就用大功率拖拉机来驮运,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可用来牵引,但行进速度非常慢,最大公路速度只有每小时15公里。
原因就是苏联的泥路,在冬季融化以后,就显得非常泥泞,卡车不可能拖带如此笨重的B-4榴弹炮,且卡车轮子陷入泥泞,都可能自身难保了,因此,只能有拖拉机来驮运笨重的B-4榴弹炮,影响了机动能力的发挥。
由一个15人的炮班负责操控B-4榴弹炮,采用分装药,也即弹丸和药筒是分离的,先塞进弹丸,再装进药筒,由于弹丸包括药筒都很沉,因此,配备了一小型起重机,但却也影响了发射速度,每分钟平均只能发射一发203mm榴弹。
在苏芬战争中,B-4榴弹炮就打出了赫赫威名,在霍京恩前线,芬兰军队在丘陵地带内,构筑了40多处永备火力点,其中有一半配备了75毫米火炮,令苏军屡攻不克。
为此,苏军特调来了1个4门制的B-4榴弹炮连悄悄抵达,发射时的巨大声音,震碎了寂静的原始森林,持续203mm榴弹的猛砸,造成芬兰守军的恐慌情绪,苏军坦克终于向前推进了2.5公里,久攻不克的永备工事,罕见地停止了射击,原来芬兰守军早已落荒而逃。
在柏林巷战中,见识了B-4榴弹炮这般炮架是履带,用拖拉机驮运的“怪物”的德军士兵,算是彻底领教了B-4榴弹炮的巨大威力。
在203mm榴弹的疯狂砸击下,国会大厦的墙面顿时被炸得千疮百孔,用砖石堵住门窗构成的火力点,连同后面的党卫军士兵都被炸得粉碎,大厦厚实的墙面也被炸开若干大洞,以至于德军士兵惊恐地将B-4榴弹炮称为“斯大林之锤”。
国产b级车哪个好?
以下列出几款备受推荐的国产B级车,供您参考:
大众速腾:速腾是一款运动性和舒适性兼备的车型,拥有出色的悬挂系统和稳定的底盘,以及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本田雅阁:雅阁在国内市场拥有良好的口碑和销售记录,它的品质和耐用性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此外,它的动力和操控性能也很出色。
丰田卡罗拉:作为丰田品牌的代表车型,卡罗拉一直以其高品质和可靠性著称,此外,它的舒适性、安全性能和油耗表现也不错。
马自达3:马自达3是一款性能优异、驾驶体验舒适的车型,其外观设计时尚动感,操控性能也非常出色。
奥迪A3:奥迪A3是豪华B级车的代表之一,它拥有卓越的驾驶体验、高品质的内饰和外观设计,此外,它的动力系统和操控性能也非常出色。
请注意,以上仅为个人推荐,购车时请务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选择。
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
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的区别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不同还是以防御装甲为核心的防御能力上差别,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也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时代技术的限制。
图注:“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艘战列巡洋舰(Battle cruiser)是著名的“无敌”号(HMS Invincible)战列巡洋舰,由英国建造。战列巡洋舰是由英国海军灵魂人物费舍尔推动设计并且建造的,其将战列舰的火力与巡洋舰的速度结合在一起,被称为“理想型巡洋舰”。
图注:皇家海军强大的战列舰编队,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是主力战列舰的速度依然较慢,无法达到巡洋舰的航速,因此在海战中存在追不上敌人的尴尬局面。大英帝国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和漫长的海运线,这些都是非常脆弱的。当受到敌人巡洋舰攻击的时候,海外殖民地和航运线上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需要一种既能够快速部署,碾压除战列舰之外敌方的各种战舰(以装甲巡洋舰为主),又能够在主力决战的大海战中负责迂回包抄,即便在情况不利时也能够轻松甩掉慢吞吞的战列舰们。可以看出,战列巡洋舰在设计理念上是很特点的,非常适合英国的需要。
图注:战列巡洋舰“玛丽女王”号上装备的343毫米主炮,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高速航行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种情况之下,“无敌”号战列巡洋舰被设计出来,同时代的主力舰则是跨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从长度上看,“无敌”号舰长172.8米,比“无畏”号整整长出了12米多。拉长的舰体是为了安放更多的锅炉,“无敌”号共有31座亚罗公司生产的三胀式水管燃煤蒸汽锅炉,输出功率达到46000马力,最高航速25节。而“无敌”号的输出功率只有23000马力,最高航速21节。
“无敌”号安装了更多的锅炉,获得了更高的速度,代价就是装甲防护的削弱。“无敌”号的主装甲带厚度为152毫米,炮塔为178毫米;“无敌”号的主装甲带厚度则高达279毫米,炮塔同样为279毫米。
图注:“无敌”号,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高速航行中的“无敌”号,图片来自网络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从战列巡洋舰最初的设计上,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在安装武备不变的情况下,只能以降低装甲防御来控制排水量。所以战列巡洋舰可以算是轻装上阵,其在小规模的海战和巡洋作战中的确表现出色,但是在大舰队对决中就吃亏了,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就有3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战列舰都比战列巡洋舰慢,但是随着动力系统的改进及新型锅炉的使用,新型战列舰已经能够达到甚至是超过战列巡洋舰啦,它们就是高速战列舰。高速战列舰并不是官方的称呼,只是对那些航速较高的战列舰的称呼,第一种可以称得上是高速战列舰的战舰便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其25节的最高航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无出其右的,该级舰在日德兰海战中表现非常出色。
图注:1914年刚刚建成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高速航行中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纷纷开始建造高速战列舰,包括有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法国的黎胥留级战列舰,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日本的长门级,德国的俾斯麦级。这些战舰在保持了火炮口径和重点防御的基础上,都达到了25至30节的高航速。
图注:意大利的维内托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在建造新型战舰的同时,许多国家也对老战列舰进行改造,其中就包括以效率更好的锅炉和蒸汽轮机替换老式的动力系统,以获得更高的航速,其中典型的例子由日本的伊势级战列舰(航速由23到25节),意大利的加富尔级战力舰(航速由21到27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例子,那就是日本的金刚级,其原来属于战列巡洋舰,经过装甲和动力系统的改造之后,变成了高速战舰。
图注:大改造之后脱胎换骨的日本金刚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建造的大和级和美国建造的衣阿华级还有英国建造的“前卫”号战列舰都属于战速战列舰,其中的衣阿华级是高速战舰的巅峰之作,其拥有最高的长宽比,航速达到33节。
图注:高速战列舰的巅峰之作——衣阿华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是不同时代根据不同作战要求设计建造的大型战舰,当然技术也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当动力系统达到要求之后,战列巡洋舰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将位置让给高速战列舰。
B股分级基金有哪些?
答,有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B股分级基金有很多,比如,非银行B、房地产B、SW军工B、NCF环保B、银华锐进、广发100B、工银100B、创业板B等。
分级基金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的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一般分为A级和B级,A级风险低,B级风险较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