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有实权吗,美国五星上将到底有哪些权利?
在了解美国五星上将究竟拥有哪些权利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大致了解一下美国的军衔制度:五星上将究竟处在所有美军衔中的第几梯队?
美国军官军衔制度自上而下分别为:
荣誉衔级: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六星上将)、海军特级上将、陆军特级上将
将官衔级: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衔级: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衔级:上尉、中尉、少尉
美国军衔胸章肩章一览图
在美国军衔体系中居于最高等级的是特级上将,类似于中国的大元帅级别,其中特级上将又细分为两个层级:
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也称为六星上将)为第一层级,是美国最高军衔,目前也仅授予已故美国国父、开国总统、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一人。
第二层级为海军特级上将、陆军特级上将,是美国排名第二军衔,分别授予已故乔治·杜威和约翰·约瑟夫·潘兴。
顺下来五星上将是美国第三军衔,也是现役美军正式军衔中的最高等级,也相当于中国的元帅级别。
五星上将旗
五星上将的由来“五星上将”是美国特别设的有军衔,正式设立于1944年12月,由美国国会批准。美国国会规定五星上将仅战时授予,且必须担任盟军战区指挥官并终生不退役。
由于该军衔仅仅在作战时才授予,所以历年获得此殊荣的都是和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大人物,以表彰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也意味着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美军阵中基本很难再见五星上将出现。
五星上将肩章上镶有五颗星徽,相当于西方其它国家的元帅军衔。
五星上将究竟享有哪些权利?作为如此稀有且至高无上荣誉的五星上将究竟拥有哪些权利呢?
1.最广为人知的权利就是"终生不退役",如果一旦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非叛国、投敌等特殊情况外可终生保有!
众所周知对于军人来说,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军人生涯都会多少受年龄所限制,即到一定年龄是都需要退役的,但美国的五星上将是个例外。美国国会规定,一旦被授予五星上将,无极其特殊情况,可以终身不退役。
美国五星上将可终身不退役
终身不退役有什么好处呢?
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福利待遇,五星上将因为终身不退役,就等于终身吃上了“皇粮”,可以一直享受五星上将带来的所有薪资待遇、生活保障(住房、医疗、出行以及保镖卫队)等直至终老。
另一方面是从军人过渡到从政有巨大的便利,美国规定军人必须退役后,才有资格从政参选;但五星上将就没有这个限制,他们可以以军人的身份参选,这个身份同时还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便利。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时,一开始处于劣势,得票率与对手越拉越大,竞选过半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没戏,连他的竞选班子都觉得毫无希望。但艾森豪威尔充分利用自己五星上将的身份,成功赢得大批量二战老兵及老兵家人的鼎力支持(美国二战时有一千二百万军人),成功扭转局面而当选第34任总统。
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
2.从实质上来讲五星上将最大的权利体现在荣誉层面而非物质或权力层面,是美国军界万人敬仰的战神和英雄。
对于那些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的将领们而言,这个至高军衔是国家与人民对自己戎马生涯、保家卫国的最大肯定。
这一点,从2001年美国国会追授中途岛海战英雄斯普鲁恩斯为海军五星上将就可以看出, 至高无上的荣誉才是对军人功勋最大的认同。
美国历史上获得五星上将的十位军人,例如马歇尔、尼米兹、麦克阿瑟等,都是在二战中战功彪炳,为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立下卓绝功勋而永垂青史。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战功彪炳
至于他们在军队中的权利并不会因为该军衔而加升,而是根据其原本在军队中的官阶职能划分。比如麦克阿瑟,他在1944年12月就被晋升为五星上将,其官阶仍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因此他的军队权利也仅限该战区一亩三分地,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兵一卒。
总而言之,美国五星上将称号更多是荣耀与价值的一种体现,是对军人的精神嘉奖而非物质或者权力的嘉奖。
五星上将的权利为何仅限于此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高的军衔却和权利实在不对等,这是由美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也是个制度十分完善的国家,每个官员的权力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制衡,五星上将也不例外(也可理解为美国不是十分信任武将。)
从美国的法律就能窥见一二,美国的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军人决不可以参政,也不能担任联邦政府的职务,更不能竞选国会的议员。长久以来,美国政府始终对武将们保持高度戒心,以免遭遇别国发生过的可怕军事政变。
美国国防部是美军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辖武装部队政策委员会、国防部长办公厅、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陆军、海军、空军的总部。而按规定都必须由文官担任,这一招就早早将将军们已被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
除此之外,美国总统才是美国海陆空三军的最高统帅,拥有发动战争的决策权,武将群体是无权决定是否发动对外战争的。
总结:由此可见五星上将本身所享有的权利并不多,并没有任何所谓的特权。其实就是政府给武将们的一种精神食粮而已。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集锦
陆军五星上将(合计5名)
1.约翰·约瑟夫·潘兴(1860.9.13——1948.7.15)1919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是美军历史上第一位五星上将,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
约翰·约瑟夫·潘兴
2.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26——1964.4.5)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0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3.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4.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2.31——1959.10.16)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5.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2.12——1981)1950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在西点军校学习。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海军五星上将(合计4名)
6.威廉·丹尼尔·莱希(1875.5.6——1959.7.20)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897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威廉·丹尼尔·莱希
7.欧内斯特·约瑟夫·金(1878.11.23——1956.6.25)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901年毕业于安纳利斯海军学校。
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8.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2.24——1966.2.20)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9.哈尔西(1882.10.30——1959.8.16)1945年12月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904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哈尔西
空军五星上将(合计1名)
10.亨利·哈利·阿诺德(1886.6.25——1950.1.15)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7年改为空军五星上将。190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亨利·哈利·阿诺德
谁的权力大?
沙特国王的实权是显而易见的,国家的名称也是以“沙特家族”的名号来命名的,这个江山是当年的伊本沙特国王打下来的。
沙特的国体就是世袭君主制,可以理解为我们古代的帝制社会,国王掌控国内一切大权,国王的权力是有法律和宗教来保障的。
作为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沙特国王掌握着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权力。
只要王室稳定、社会稳定、民心稳定、美国持续扶持,沙特国王的权力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用担心权力的缩水。
沙特国王的权力从废立王储可见一斑,王储是沙特王国的二号实权人物,这样的位置,萨勒曼国王把自己的弟弟王储直接废了,抛弃沿袭几十年的“兄终弟及”的继承规则,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小萨勒曼上位,几千个王室成员也只能跟着宣誓效忠,这几年,小萨勒曼实质上已经成了沙特权力第二大的人,纵然有卡舒吉案的影响,但不妨碍他继续在沙特国内发号施令。
除了沙特王室,几千万沙特人在国内是毫无任何政治权力的,从地方到中央的重要职务,也几乎都被王室成员垄断,任何企图冒犯王权的人会直接被镇压。
当然,沙特幸好有石油,每年数以千亿美元的石油收入,足以保证沙特王室奢侈的生活,也能保证几千万沙特公民的各种舒适的福利待遇,这也就抑制住了民众挑战王权的欲望。
而泰国就不一样了,泰国国王的权力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它在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实质的“虚位君主”的君主立宪制,后来的权力是普密蓬国王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在二战结束之前,泰国军方把持朝政几十年,几代国王都是“统而不治”。
普密蓬国王即位之初,军方就想暗杀他,不过普密蓬大难不死,躲过多次暗杀,但也因此失去了一只眼睛。
二战后,因为军方曾经和日本人合作过,导致军方高层声名狼藉,普密蓬国王乘机“重出江湖”,苦心经营二三十年,恩威并施,从军方手里一点一点地夺取了权力。
普密蓬是个玩政治的高手,再加上他活的特别长,在位长达70年,最终把一帮子野心勃勃的老军头都熬死了,人到中年的普密蓬最终对军方取得了绝对的掌控权。
在1990年代泰国民主化实现选举之前,历届军方出任的总理基本上都是国王利益的忠实执行者,军方依赖王室的威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王室则依托军队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
在多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军方出身的总理成了普密蓬的“提线木偶”,国王根据自己的需要“换人”,如果老百姓不喜欢政府,那国王换个军方代表人物就行了。
于是,泰国的政局表面看起来是政府在运作,实则是国王在掌握大局,苦活累活脏活军队去干,干好了是国王的恩德,干不好是军方和政府的责任。
控制了政府,普密蓬就经常去泰国各地“送温暖”,给老百姓带去爱和关心,几十年坚持下来,国王就成了民众心中的“神”。匍匐跪拜礼,也是二战后恢复的。
所以说,普密蓬国王是以自己的能力和足够长的时间,把泰国宪法层面的君主立宪制打造成了实质的实权君主制,他在泰国扮演的是最终仲裁者的角色,他不需要像沙特国王或王储那样,每天为政务抛头露面,他只需要在幕后操控就行。
不过,这一切随着普密蓬国王的逝去,随着二战后、冷战时期、冷战后的特殊历史时期的逝去,泰国王室的权威性正处于逐渐衰退的态势。
道理也很简单,问题出在现在的十世王身上,40多年的王储生涯,一直花边新闻不断,生活上也很不检点,民间的声誉很差,即位后,他加冕、立后立妃、废妃一系列神操作,把王室的神秘感一把把地撕碎,把老国王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摧毁了很多。
王室的权威在贬值,再加上其能力远不如老国王,他的继承人的能力也实在堪忧,虽然他还是可以继续吃老国王的本,和军方继续保持合作关系,保持王室对国家的巨大影响力,但很难保证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后,王室还能有如此的权力和威望。
有什么关于广西的冷知识?
1、广西是唯一一个兼具沿海、沿边、沿江和老、少、边、山、穷七大区域优势的省份。
2、广西是中国的糖罐,甘蔗产量最高,食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
3、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桑蚕产地,这里的气候比江浙更温和,桑蚕一年可多出茧数季。
4、广西玉林除了狗肉,还有全国名列前茅的内燃机产业基地。
5、广西的锰矿储量全国第一,锰是制造硬质合金钢的重要材料。
6、广西的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都去了广东。广东的外来务工者有近1/4来自广西。
7、广西不仅是壮族最多的省份,也是瑶族最多的省份,广西瑶族占全国的六成。
8、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目前广西最大的单体建筑。
9、广西没有宗教问题,没有分裂势力,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所以广西是最不担心民族团结的自治区,也是最不像自治区的自治区。
10、北京奥运会最后点燃火炬的体操运动员李宁,来自广西来宾,也是体育品牌“李宁”的创始人。
11、广西是中国两大嗦粉圣地之一,另一个是湖南。
12、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但人口比例还是汉族居多。
13、“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说的是柳州棺材特别好。
14、广西一样有非常缺水的地方,即使一年同样有1500毫米+的降水量,比如桂林以及河池某些地方。
15、广西北部湾银行,原名南宁市商业银行,一个市级地方银行,却没有城市的名字!广西北部湾航空(一般只称北部湾航空),英文名GX Airlines,海航众多马甲之一。
16、广西其实没有所谓“广西话”,广西的方言太多:桂柳话(西南官话的一种)、白话(粤语)、壮话、平话、湘语、客家话等等,桂柳话和白话使用人数最多。
17、广西的柳州是一个工业门类非常齐全的城市,能够制造从牙膏到人造卫星部件的各类产品。
18、广西的河池有“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刘三姐的故乡也在河池宜州。
19、广西是中国最大木材产区,木材产量占全国1/3。
20、广西人有着你想象不到的语言天赋,因为很多人会讲两至三种汉语方言甚至民语。
21、广西最早的意思是“广南西路”简称,
22、也许对很多国人来说,“战争”不过是电视剧里的东西吧,但是对广西人来说却不是这样。
23、东湖公园是广西最大的内陆湖公园,东湖位于贵港市城区东侧,与东湖公园相连,总面积744.5亩,其中湖水面积688亩。
24、贵港的罗泊湾汉墓群是迄今为止广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
25、广西的羽毛球项目虽然出不了几个国家队,但是在高校羽毛球界,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26、唐时期的广西,设州之密集,边界之交错,全国找不出第二处,就连中原地区都比不上这里。
27、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辖区全体公民放假2天。
28、广西没有省会,只有首府;而且首府不是桂林,是南宁。
29、桂林米粉中的锅烧在南宁叫脆皮。
30、广西人的身份证、政府机构牌子上有壮文。但是其实很多壮族人根本读不懂壮文。
31、崇左是广西最晚成立的地级市,由原南宁地区部分县市组成。
32、广西地盘不大,但是气候差异让人感觉不在一个区里面。比如前几天当桂林降温到4度时,南宁人依旧在25度的艳阳天下享受短袖。
33、全国100个大型高铁枢纽站里面,广西上榜的只有南宁和桂林。
34、柳州话里,“拐”是女朋友的意思,“蛇”是男朋友的意思。
35、广西师范大学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同时也是个旅游景点。然而,广西师范学院在南宁。
看了这么多,广西欢迎您~~~~有哪些颜值高的女性领导人?
大家好我是海天。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媒体称为“铁娘子”。
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德国总理。2005年11月成功当选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
英拉·西那瓦,泰国总理。2011年8月5日,在第24届国会下议院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泰国第28位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脑。她也是第四代泰国华裔,祖籍中国广东省是梅州客家人后裔。
尤利娅·弗拉基米罗芙娜·季莫申科,乌克兰总理。1999年至2001年任乌克兰副总理,2005年2月至9月任乌克兰总理,2007年9月议会选举后,她再次出任政府总理。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美国国务卿。第67任美国国务卿,2000年,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并在6年任期满后以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朱可夫元帅在关键时刻支持赫鲁晓夫,最后赫鲁晓夫担心朱可夫不受控制直接扳倒;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有马林科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莫洛托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赫鲁晓夫(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等人组成了一个政治同盟。但是这里面的人各怀鬼胎,都想当老大。
此时克格勃主席贝利亚成了众人的绊脚石,于是众人一合计,联合朱可夫扳除掉贝利亚,并且判处贝利亚死刑,马上执行,于是贝利亚被除掉了。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当选苏联第一的领导人,朱可夫也平步青云。而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导致了东方集团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混乱,很快这种混乱又闹到苏联境内,导致了苏联的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对赫鲁晓夫很不满,于是众人决定废了赫鲁晓夫。
1957年6月上旬,趁着赫鲁晓夫出访芬兰,以马林科夫为首,包括莫洛托夫等人在内的几个领导人制订了一个完整的“逼宫”计划。等到赫鲁晓夫出访一回来,就被告知要召开一个主席团会议,内容是讨论“庆祝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可是,刚一坐下,马林科夫却率先开炮,批评赫鲁晓夫的内政外交政策。紧接着,其他几位也纷纷出击,全盘否定赫鲁晓夫倡导的各项方针政策,攻击赫鲁晓夫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独断专行。当马林科夫等人提出罢免他的第一书记职务进行表决时,赫鲁晓夫抗议:“中央主席团无权罢免第一书记,只有中央委员会才有这个权力!”
当时苏共内部对赫鲁晓夫的也是两极分化,除了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之外,其余的候补委员都支持赫鲁晓夫,特别是福尔采娃。福尔采娃是当时的主席团候补委员,苏共内部很多委员都是她提拔的,人脉广阔,不听命这些元老。
鉴于双方僵持不下,米高扬宣布休会来拖延时间。这时候,朱可夫走了进来。他对与会的主席团委员说:“同志们,今天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要拉拢我!要我站在他那边!”原来在1957年6月19日早上,在赫鲁晓夫还在国外的时候,马林科夫将朱可夫请到克里姆林宫促膝谈心。朱可夫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其用意。“站在哪一边呢?”他清楚每一个派别都位高权重,有强大的力量,不过,当时还无人能取代赫鲁晓夫领导,朱可夫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支持赫鲁晓夫。
两小时后,朱可夫又来到克里姆林宫,明确表态:“我要通过军队组织人员向党反映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其潜台词是“我要动用军队”。他拿起电话,向莫斯科卫成区下达命令:“部队进入临战状态!无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准开动!”与此同时,他以国防部长的名义,紧急调动空军的力量,通知全国的中央委员立即到首都开会。
包括歼击机在内的几百架军用飞机立即腾空而起,飞到各地,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各加盟共和国、各区、州的党政大员空运到莫斯科。这些人物与福尔采娃等人会合后,向元老派展开声势浩大的进攻。福尔采娃理直气壮地说:“主席团漠视中央全会的权力,竟敢越权罢免党的领袖,完全是践踏党章!”结果,主席团接受大家的要求,决定召开中央全会,苏斯洛夫担任执行主席。
在朱可夫的帮助下,于1957年6月22日召开了苏共中央全会,最终给马林科夫集团每人戴上一顶“反X集团分子”的帽子。会上,朱可夫很卖力,保证要把伏罗希洛夫元帅拉过来:“我们到底是亲成嘛!”当时,伏罗希洛夫元帅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孙子是朱可夫的女婿。
朱可夫以亲戚尚未聚会为由,试图在非正式场合与老头子交往。于是,伏罗希洛夫元帅倒戈,遣责莫洛托夫等人。布尔加宁察觉形势不妙,见风使舵,走到赫鲁晓夫面前,低眉顺眼,请求老朋友原谅。他虽两次检讨认错,委员们却仍叫喊:“不满意!马林科夫和卡网诺维奇性格儒弱,可怜巴巴地自我批判,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
最后对这些人进行了处理。1957年7月4日,莫洛托夫外放蒙古国当大使,其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国家监察部长之职被解除。马林科夫担任一个水电站的站长,其部长会议副主席和电站部长之职被解除。卡诺维奇担任乌拉尔一家水泥厂的厂长,其部长会议副主席之职被解除其余人等也被进行了处理。赫鲁晓夫彻底巩固了权力。
可是很快,朱可夫竟然被罢免了国防部长的职位,这又是怎么回事。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在卫国战争的时候就认识了,当时双方关系还非常不错。据说有一次朱可夫在追赶德军时候,对赫鲁晓夫说道以后如果抓到希特勒,将他放到笼子里面给你观赏观赏。攻占柏林后,朱可夫打电话给赫鲁晓夫说道希特勒自杀了,尸体也没了,不能放笼子里面。当然了,赫鲁晓夫不会计较这些事情。主要是在之前的会议上,朱可夫说无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准开动!
这话语固然霸气,也保住了赫鲁晓夫,同时也让赫鲁晓夫忌惮,这一次你帮了我不知道是为了情分还是友谊,下次呢,下下次呢。万一你支持别人,我不得比那些贬落的人更惨啊。而朱可夫这人过于刚强,对手下士兵过于严苛,这个投诉非常之多,赫鲁晓夫在权衡利弊之下,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权力,只能朝着昔日的老战友老伙伴老朋友开刀了。
1957年9月底,朱可夫应南斯拉夫铁托元帅邀请,乘坐黑海舰队“古比雪夫”号巡洋舰访问南斯拉夫。为了保障安全,海面有6艘护卫舰护航,深海潜艇直保持无线电联络,天空有3架歼击机巡视。
朱可夫刚走,赫鲁晓夫就召集主席团开会,决定解除其职务。接着,召开军队中央机关和莫斯科卫戍区直属机关党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亲临会场。会上,苏军总政治部主任热尔托夫作报告,说朱可夫违反原则,搞个人崇拜,贬低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进行批判。于是,悬挂在军队礼堂墙壁的朱可夫肖像全部消失了。
10月25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决定加强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朱可夫得到通知,要他立即中断访问日程,回国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朱可夫感到困惑,打电话问总参谋部情报局长施捷缅科中将,后者暗示:“有人可能即将失去军权。”于是,泄露机密的施捷缅科中将后来丢了官帽。
10月26日,朱可夫回国,刚下飞机就被专车直接送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苏斯洛夫在报告中列举朱可夫的错误,说不听意见,独断专心,标新立异巴拉巴拉一大堆不管真的假的一股脑给朱可夫戴上了。最后免去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1958年,朱可夫退休,靠着每月5500卢布养老金生活。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进行打猎钓鱼和写回忆录。1964年勃列日涅夫将赫鲁晓夫赶下台后,朱可夫也没有被起用。在朱可夫元帅生命的最后几年,只有华西列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两人去探望他,而其他几乎都是远离他。1974年7月18日,朱可夫元帅在疾病交加中去世,享年78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